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就业季"要当心 假招工有新伎俩

2014年04月29日 08:40 | 作者:彭 波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虚构自身人脉资源

  谎称打点需要费用

  高某对外谎称自己是原海军高级将领的女儿,早年在南方某地级市担任过副市长。王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高某后,正好王某的女儿即将毕业。王某遂找到高某,想让其帮女儿在北京找一个银行的工作。高某声称自己与一家银行的高管关系不错,可以帮助王某的女儿在国有银行谋一份职位,不过需要给领导“表示表示”。王某于是给了高某10万元现金用于打点。不久,高某又对王某说,上面的大头没问题了,现在要给底下的领导意思意思,只要5万元,就可以签三方协议了。王某信以为真,又往高某的银行账户汇款5万元。之后,高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并最终失去了联系。直到王某听说高某因为诈骗被公安机关抓获,才知道自己被骗。

  检察官表示,这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往往虚构人脉资源,要么冒充认识国家领导人、企业高管,要么伪造身份、经历等,谎称可以运用人脉资源为人解决工作问题,并以此收取大额钱款用作差旅费或打点费用。还有的案例则是团伙作案,组织、分工严密,各环节都经过严密的推敲、演示,令被害人防不胜防。

  公众不正当求职心理

  成为诈骗活动的温床

  从2010年至今,朝阳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共办理假借解决工作为由进行诈骗的案件22件,被害人达115人之多,26人因涉嫌诈骗罪被批准逮捕。

  在这些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运用多种方式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一些犯罪分子伪造了《就业推荐协议书》《劳动合同书》等合同文书,以貌似合法的形式迷惑被害人;还有一些则在知名网站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并开出十分诱人的优惠条件;还有的则伪造企业印章,并自制虚假文书,甚至展示穿着特殊制服的照片,使被害人产生误解;更有甚者,为了达到诈骗目的,专门注册了一个皮包公司用于诈骗活动。

  而此类诈骗案件所涉及的行业也较为集中,演员、模特、公务员等职业,电视台以及航空公司等单位是犯罪分子诈骗活动最多的地方。受骗者往往被表演、航空等行业的光环所吸引,轻易相信了犯罪分子。

  检察官表示,社会公众对于制度之外助力的不正当诉求和侥幸心理,是犯罪分子诈骗活动的温床。此外,一些网站对于所登载的招聘信息审核不严,客观上也扩大了公众接触虚假招聘信息的可能。

  对此,检察官建议,社会公众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依法办事。同时,有关部门也应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并及时公开调查结果。同时,网站也要强化对求职信息的审查,及时删除虚假信息以防止扩散。

  原标题:骗子常用带光环职业下套

 

 

编辑:于玮琳

01 02

关键词:诈骗 信息 招工 伎俩 工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