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看《茶叶的流动》

2014年06月03日 09:32 | 作者:王学文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王学文

“金银铜,明雨夏,三三见九,九九归一,天赐骏眉落武夷,茶神嗅品不离去。”《骏眉令》中如是说。

近年,想必在中国的喝茶者都听说过“金骏眉”之名。我们暂且先不论其选材上乘、制作考究等茶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单就这首懵懵懂懂的《骏眉令》,就足以领略附着在这小小茶叶上的几分魔力。《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1644—1949)》一书则不仅让读者了解了采茶、制茶工艺,还勾勒出这一茶品的生命史。作者肖坤冰,作为一位人类学博士,其追求显然不是为喜茶好茶之人讲明白什么是“金骏眉”,而是要以“茶叶的流动”,勾勒出17世纪至20世纪初期闽北山区向“现代中国”迈进的历史进程。

茶,在中国早已不是茶树上的那片片嫩叶、那杯润津止渴的香茗,而是一种浸入到国人的身心体验和精神世界之中的物质,是人行草木间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茶,流动于雅俗之间,勾连着域内域外,创造并生成着人与物、自然、精神、社会的关系和意义图式。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品的茶形、茶色、茶味,绝不是单纯的感官评判,而附着着太多的历史记忆、文化想象和生活感受。那么,这些意义是如何附着到这一物之上的呢?这一“有意义”的物又是如何影响地域社会的呢?肖坤冰通过在福建闽北山区的实地田野调查,以“物的民族志”方式做出了回答,写就了武夷茶的社会文化传记。

在闽北山区,岩茶、红茶有着各自的地域空间。九曲溪下游为岩茶产区,九曲溪上游的桐木是红茶产区。无论是岩茶产区还是红茶产区,其产区中都有着空间等级的划分,即正岩、外岩,正山、外山,“正”代表着正宗、高品质、味道纯正、最高等级等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这种等级的形成虽然基于一定的自然生态,但肖坤冰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田野的访谈告诉我们,这种等级是在历代文人的“描摹”、域外经验的回归,以及种种乡野传说的塑造中形成并固化下来的,甚至还有美妙的历史“误会”。

“正山小种”是武夷红茶的代表。在当地的传说中,这是因为意外而做坏了的茶,但就是这样一个意外却收获了惊喜。在漂洋过海后,它成为“最好的中国红茶”。在经历原产地(福建武夷山桐木)、中间商(福建福州)和消费地(主要为英国)三种异质文化空间的流动后,它的名称和意义完成了从“乌茶——烟熏小种——Lapsang Souchong——正山小种”的生成过程。更为关键的是,从域外对于工艺和口味的强调,而演变为地域社会对于空间地位的强化。如果说“正山小种”的产生是无意为之的结果,那么红茶的新品种“金骏眉”则是一次有意为之的文化再生产。这是在严格的正山范围、海拔要求、采摘时间和制作工艺下,伴之以文化包装和阐释,共同创造出的高端红茶。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看到武夷茶成为链接底层与士绅阶层,农村与城镇、东方与西方的线索,不仅拨开迷雾,在历史脉络和文化生产中为我们讲清楚了误读而生的“正山小种”,和有意创造的“金骏眉”神话,而且在茶叶流动和生产的讨论中,为我们呈现出17世纪中期以来在武夷山这一特定时空坐标中家庭、地方社会、国家与更大空间范围(世界市场)的权力和文化的互动。

掩卷沉思,武夷茶的社会文化传记印证了“一茶一世界”的真谛,不仅有禅意,而且是现实。

(《茶叶的流动》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付裕

关键词:文化 红茶 历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