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相关头条相关

全国政协: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

2014年06月09日 08:2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编者按: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的重大改革举措。

  构建覆盖全城乡的、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为了确保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我国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主要体现之一是城乡差别导致的农村所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所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要应面向城乡基层。

  本期我们就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难点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撷取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的观点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

  在“城镇化”中重视“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有利于打破城乡文化二元结构,弥合城乡文化发展鸿沟。

  城乡一体化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一体化,推进城镇化,不仅仅是要把农村居民的身份户口转为市民,让他们进小区,住楼房,更重要的是促进其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生产生活方式中,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居于中心地位。缺失文化建设的城镇化,缺乏精神文化的生活,就不是完整意义的市民生活。

  为此建议:

1.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 要进一步完善并健全农村文化组织机构。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

3. 要继续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地方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乃至历史文化遗产和农村山水风光,既是融合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又是农村吸引城市资金和项目、促成城乡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媒介。

4. 要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行以城带乡,鼓励城市对农村、农民安置小区进行文化帮扶,建立城乡文化帮扶责任制。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网点服务、流动服务。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乡镇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运用现代技术拓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服务效果,提高服务品质。

5. 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服务,引导和培育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建立向基层群众“送”文化的长效机制。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等文化服务。加强对外来务工者的文化关怀,尽快把外来务工者纳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外来务工者文化服务机制。

6. 应将“农民市民化”作为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组织各方力量,包括公益性社会组织,面向进城农民群体,开展有关城市文明教育活动,从最基本的生活守则如:如何走路、如何过马路、如何倒垃圾、如何处理邻里关系等讲起,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文明。

 

编辑:付鹏

关键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农村 农民 农民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