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换脑筋更要换

2014年06月09日 10:07 | 作者:吕巍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专题调研报道

  设施要换脑筋更要换

  拥有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乡镇硅PU篮球场、10个农牧民健身工程,实施了45个农牧家书屋和3个文化进社区工程、7个乡镇文化站装备工程、38个村的文化进村入户工程、36个村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在各寺院和农牧区每村每月放映电影一场,仅2013年度放映电影就达694场次,观看群众达30000余人次。

  5日,全国政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专题调研组在听取了青海省祁连县的情况介绍后,对这个辖4乡3县45个行政村5.06万人口的青海“北大门”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上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但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选生对此却有更深的思考。“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本质和标准是什么?仅是一串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吗?仅是一座座冷冰冰的文体设施吗?显然不是。在我看来,和硬件设施投入相比,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不是真正符合群众的需求,如果不贴近群众,这些设施的投入是不是有走过场的嫌疑?”

  “这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图书馆为例,在村里和乡里,因为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所限,设立图书室很有必要,但在县城之内设立图书馆,有时因为地点和阅读环境的问题,人民宁愿选择去买一本或者去网上读电子书,这样我们就要考虑县以上图书馆建设的规模问题,是不是有必要建那么大。”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张建平说。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把硬件设施和互联网客户端结合起来,硬件设施为没有网络条件或者不会上网的中老年人服务,客户端则可以被年轻人利用,这样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重复投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所兼政策所所长方德远表示。

  祁连县有汉、藏、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占总人口的78%。在县委书记王伟华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自上而下设立统一的标准,更不能想当然,认为在上面看到的就是下面真正存在的问题,而应该提供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祁连县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最大瓶颈就是人才问题,设施都建成了,但由于没有相关的管理和维护人才,导致很多新投入不久的硬件设施遭到破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青海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人才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于是我就在想,与其把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硬件上,不如在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这个软件上下功夫,也许更加事半功倍。”王伟华表示。

  “无论是图书还是影视作品,都应该选一些内容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或者能代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精品,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也应该疏多于堵,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那些已经存在断档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认知。”李选生说。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兼海军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一直边听边记,“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这一目标很重要也很迫切,但难度很大,我们确实需要换换脑筋,好好考虑下如何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好,换脑筋比换硬件更重要。”黄嘉祥表示。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全国政协 文化 公共 服务 基本 设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