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吴明:道是无为却有为

2014年06月17日 11:06 | 作者:杜军玲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吴明以无为的心态处世,用自己对当下的真诚关注,成长为一个众人眼中的“有为者”。

  吴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依照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这些都是“成功”的符号。吴明说,要谈成功,总要从目标说起;可自己是个“不设目标”的人,又何谈成功呢?

  吴明的“不设目标”,实际上是心中有数,有生活为证。

  道是无心实则无辍

  先说求学和职业。

  1979年夏天,吴明参加高考。吴明说,自己属于成绩特别不稳定的那类学生,好的时候,能考到班级前几名,考不好了,也可能垫底儿。吴明知道,自己有一个理科脑子,喜欢物理,喜欢推理,最喜欢的事情,是一个人在屋里推导公式。

  但吴明没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未来。学医出身的外公坚持让自己的外孙女读医学。考虑到她忽上忽下的成绩,外公给她选了北京医科大学两个专业:医疗专业和公共卫生专业。因为通常来看,前者录取分数高,后者分数低一些,比较保险。

  什么是“公共卫生”?吴明自己也不懂。她记得当时邻居阿姨说了一句话,让她郁闷了很久:公共卫生,是不是除“四害”的?

  但外公懂。“解放前他自己有个小诊所,当时要到延安去的地下党员、进步人士,出发前都在他那里打预防针。他懂得公共卫生,说是搞预防的。”

  高考成绩公榜,吴明成绩很好,被公共卫生专业录取,成为当时该专业录取的北京生源中分数最高的学生。

  “我特别不爱学医,因为学医需要背很多东西,我记忆力不好。我也不爱进实验室,因为动手能力差。”吴明对自己有个最低要求:学习决不当“老末”,不能垫底儿。而且,她有自己“典型的虚荣心”:别人职称通过了,自己总不能不过吧。可这种纠结并没有让吴明放慢进取的步伐:她拿到了医学学士、硕士学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又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卫生政策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一步步走进了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教学和研究的领域,并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她曾主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委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评估研究、公立医院改革评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评估,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等多项政策课题。

  吴明给别人留电话,会留父亲家里的号码。因为在自己的家里,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一定是没人。在认识吴明的人眼里,她是个特别忙的人。

  “人家说我敬业,可我不太喜欢自己的职业,也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我当时做老师主要贪图有寒暑假,不用坐班。”快人快语的吴明性格直爽,讲到自己当初选择留校任教,她很坦诚。她说自己骨子里是个很内向的人,不喜欢在大庭广众说话,自认为这种性格并不适合当老师。“现在自己话多得要死,就因为当老师当的。”

  一个不善表达的人做教师,第一堂课的情形可想而知。吴明记得,那是1987年,为了第一次的课程,她备了好几天的课。“主要是怕被学生问住。我就不停给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再提问,再回答。”即便如此,两小时的课,1小时10分钟就把内容讲完了,只好提前下课。“倒不是内容不够丰富,主要是太干巴了,一点多余的话都没有。”

  这么多年过去,吴明现在是公共卫生学院开设课程最多、学时也最多的教授,每年要开卫生经济学、卫生政治学、医疗保障原理、计量经济学、卫生管理案例分析等5门课程,120-160学时。和当年比,吴明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的调查和研究,给学生们讲述很多鲜活的案例,用老百姓的话来解释一些深奥的理论,上课的形式也更多样化,除了正常授课,还有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不过,她的课依然不好上。因为她下功夫准备得充分,再加上自己的“理科思维”,课堂知识的逻辑性特别强,学生们不敢稍有走神,一旦溜号错过一个环节,下面的内容可能就听不懂了。“所以,有的学生说上我的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脑子太累。”

编辑:罗韦

1 2 3

关键词:吴明 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