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非遗保护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06月26日 10:02 | 作者:邱春林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应该尊重历史,加强文化保护意识,真正让非遗“活”起来,尽量做到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优秀文化交相辉映。

  村落以及村镇是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重要的聚集地。越是古老的村落,非遗的文化多样性越丰富,各类传统手工技艺也最出色。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手工艺走的都是小商品化的路子,手艺人在一定区域面向“熟人社会”生产,产品也在相对固定的空间里流动。传统手工艺跟传统戏曲、传统音乐、舞蹈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况有些不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业态,尽管它受到现代工业和信息产业的冲击,它的生产力仍在,它的社会需求仍旺盛。相较于支撑大工业化的自动控制技术而言,传统手工加工技术属于小技术、中间技术。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这些小技术和中间技术曾经是我国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即使在今天,整个社会朝着现代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传统手工艺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它不仅继续关联民生,有经济价值;还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是一种历史的记忆。

  保护好传统手工艺,既可以富民,也可以使当地的城镇化延续地方文脉。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如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进行生产性保护?

  首先,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而不能搞“大跃进”式的。历史上许多名城、名镇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景德镇为例,不管它在原材料方面有多么得天独厚的条件,景德镇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没有千余年不灭的窑火,哪来景德镇这个瓷都的魂魄?再想想西南茶马古道上串联起来的一系列历史文化名镇,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基本上都是依靠茶叶商贸,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暂时的商贸繁荣不可能实现城镇化,因市立镇、因市兴镇,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尊重市场经济的原则。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城乡相辅相成,大城市、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这三块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其次,城镇化应该重视业态的多元化,尤其应给传统文化业态留有存续和发展的空间。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在发展高科技和金融商务的同时,能不能关照一下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像苏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高速发展现代新兴产业的同时,能不能重视一下原有的代表江南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这考验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包容力。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产业,尽管不能为政府带来很高的税收,但它能吸纳很多人就业,能切实解决民生。它以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在文化多样性方面作出贡献,并在人文方面为城市增添文化软实力。很多事实表明:传统手工艺也可以作为一个城镇的产业支柱,很多小城镇的经济和文化就是靠一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支撑起来。

  举个例子,苏州市镇湖镇大概有两万人,其中有8000位绣娘直接从事刺绣。此外还有3000人左右从事与刺绣相关的产业服务工作,当地已建好一个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像这样的城镇化好不好?我觉得非常好,苏州刺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使得这个项目极具活力,作为一个无污染的文化产业还支撑当地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又比如,福建仙游县榜头镇20年前靠轧钢兴镇,后来统统转型做传统古典家具生产。与此同时,传统古典家具制作还带动了当地雕刻与编织技艺的发展,即著名的“六雕”和“六编”技艺在当地复兴。于是,榜头镇成为一个传统技艺很聚集也很有活力的地方。由此看来,传统文化产业有没有前途?非遗保护工作能不能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充分尊重一些非遗项目原本就具有的生产属性和今天仍旧蕴藏的巨大生产力,对它们落实好生产性保护,使非遗保护工作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此外,非遗保护强调本真性、完整性,并没有说不可以创造性地利用非遗资源。城镇化建设可以创造性地利用好非遗资源,塑造有文化特色的新城镇,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现象的出现。最典型的例子是地震过后重建的四川绵竹市年画村,这是一个新农村,也是一个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文化观光旅游的小城镇。绵竹年画符号被规划师提取、挪用,表现在建筑外立面的粉墙上,创意大胆,却富于地方文化特色。

  总之,新型城镇化旨在富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也能富民。保护好非遗,不仅能在精神层面上富民,物质层面上也能解决不少人的生计问题。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应该尊重历史,加强文化保护意识,真正让非遗“活”起来,尽量做到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优秀文化交相辉映。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 新型城镇化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