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党派声音

民革中央两份调研报告获总理批示德州“两区同建”获肯定

2014年07月15日 09:08 | 作者:章轲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李克强两次批示德州新型城镇化

  不到一年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至少两次就山东德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作出重要批示。

  在7月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新型城镇化峰会”上,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主任蔡永飞透露,去年他参与撰写的两份关于德州的调研报告,都得到了李克强的批示。

  “德州‘两区同建’为中国城镇化转型提供了范例。更是对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现实探索。”发展中国论坛副主席、“居村农民就近城镇化”联合调研组组长王景新说。

  发展中国论坛由中央党校亚洲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发起,联合我国东中西部30市(州)党委、政府共同组建。其主要职能是调查研究,开展地区之间发展经验交流,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两区同建”获肯定

  蔡永飞说,民革中央去年到德州进行了两次调研,其中一次系上述联合调研组报告,得到了李克强、张高丽、汪洋等领导作的批示。另外一次是他去年参加德州经验的座谈交流而执笔写的报告,又得到李克强的批示。

  “两区同建”是山东省德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模式创新,即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就地就近市民化为路径,发起于2007年,该市宁津县柴胡店镇东崔村等5个村农民自发自主将5村合并成一个大社区的实践,得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之后由德州市委、市政府进行规划主导。

  到2013年9月,德州市建成378个居住新社区,403万农村人口中20万户农民住进面积160~170平方米的两层独院住宅,行政村从8319个减少到3070个。

  与此同时,德州还建成了876个农村产业园区,30万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有了保障,占全市在村劳动力的30%。

  衍生三道难题

  王景新介绍,从探索实践的情况看,德州开展的“两区同建”有效破解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三道难题。

  德州“两区同建”的资金主要来自政策性资金(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等)、统筹性资金(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所产生的土地收益)、社会性资金(社会力量和企业投资)等,其中主要是统筹性资金。

  联合调研组发现,只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把增值收益用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就能够实现土地的永续利用,就会保障农民的利益,得到农民的拥护。

  “在德州的平原县,已经有7万多名社区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7月5日,平原县政协主席刘凤江介绍,2008年,平原县在德州市率先实施了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有的876个行政村整合为180个行政社区。

  刘凤江说,按照“每个社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品都有龙头带动、每个龙头企业都有产业基地”的思路,目前已规划建设了产业园区185处。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联合调研组了解到,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德州“两区同建”仍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重要现实问题。比如, “两区同建”后整理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如何分配;在土地空间重组的基础上,农村社区(行政村)的合并重组,如何妥善处理原各行政村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和历史遗留问题,德州市陵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俊昀说。

  “从历史上看,凡是用城市发展规律取代农村自身发展规律时,凡是套用城市建设模式推进乡村建设时,三农问题就会趋向恶化。” 她认为,在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把城市建设的理念、标准原封不动地、机械地搬到农村来,或农民群众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惯和风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尚希也在此间表示,政府要放弃城镇化率这样一些指标,他说:“如果做规划的时候,城镇化率要作为政府必须完成的一个目标的话,就可能会造成人为去造城,搞成虚假的城镇化。”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德州 两区同建 调研 李克强 城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