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上海老弄堂拆出万块古城墙砖 政协委员述其“前世今生”

2014年08月14日 10:47 | 来源:新闻晨报
分享到: 

  老弄堂拆出万块古城墙砖 阿婆:有人骑助动车来捡砖

201481495153734

  自忠路60弄的拆迁区域内一些砖头印有特殊符号。

  据《新闻晨报》报道,黄浦区自忠路60弄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老弄堂,最近正在拆迁。奇怪的是,拆下来的砖“长”得不像普通的墙砖,不仅又大又厚重,有的砖还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的字样。不少识货的人一眼看出,这是明清时期上海古城墙的墙砖。一传十十传百,老弄堂变得热闹非凡,较完整的古城墙砖被人取走,支离破碎的砖块则被当作建筑垃圾运走。

  “这些城墙砖,最老的距今已有460多年,承载了上海的历史与回忆,应该好好保存下来,不该如此糟蹋。”不少市民发出呼吁。对此,黄浦区文物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以明朝古城墙砖居多

  市民向先生曾在黄浦区东台路古玩市场开过多年古玩店,上周,他偶然路过自忠路,发现一条老弄堂正在拆迁。“凭着职业敏感,我走了进去,看看能不能淘点有年份的东西。”向先生回忆说,他发现满地的砖块并不是普通砖块,而是城墙砖块。部分砖块上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的字样,这是清代上海古城墙特有的标志之一,因此他更加确定这就是古城墙砖。

  “我初步看了下,被拆下来的上万块砖头里,大部分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上海古城墙砖,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向先生表示,虽然明清城墙砖的大小没有很大区别,但明朝的烧制工艺精良,因此砖块稍重一些,颜色有些发青,相比之下,清朝的城墙砖颜色则发黑,较为疏松。

  “明清城墙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清朝城墙砖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字样,但明朝城墙砖没刻任何字。”向先生表示,从数量上看来,这批被拆下的城墙砖中,清朝的城墙砖数量较少,大约每100块城墙砖中,仅有五六块清朝城墙砖。

  品相好清朝砖可卖千元

  向先生对一块较完整的城墙砖进行测量,其长36.5厘米,宽18厘米,厚8厘米。“目前的烧制工艺是不可能再烧出这样的城墙砖了。”他告诉记者,很多城墙砖在挖掘机械的巨大外力下支离破碎,看了让人十分心疼,最近几天他一直去那里捡城墙砖,希望将这些砖块保护起来,现在已经捡了100多块了。

  向先生称,从古董买卖的角度来看,明朝的城墙砖由于上面没有刻字,因此卖不了几个钱。刻有“咸丰五年”字样的清代城墙砖,品相较为完好的可以卖到1000元一块。由于城墙砖质地优良,不少买家除了收藏外,还会将其制成砚台,磨墨效果绝佳。

  “目前上海尚存一段50米的古城墙,位于大境阁。当初是否要保留这段城墙也引发过争议,但最终政府还是决定将其保留下来,因为它代表了上海的一段历史。”向先生认为,虽然自忠路60弄的建筑物已没有保护价值,但这些古砖块都是上海近代历史的见证,实在不该像这样野蛮拆除后被当作建筑垃圾运走。

  文保部门组织专家调查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自忠路60弄,弄口“福源里”三个大字非常醒目。弄内建筑并不是上海传统的石库门房屋,而是非统一样式的私房,大多为两层结构建筑。靠近自忠路的两排房屋已被拆除,一块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遍布碎石瓦砾,一台大型挖掘机孤零零地停在空地上。

  被拆下的砖块中,已很难找到较为完整的砖块。在一堆建筑垃圾中,记者找到了小半块明代城墙砖,虽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其质地紧密,用手掂量确实颇有分量。不过,记者翻找了许久,也未找到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字样的清代城墙砖,或许早已被人翻找光了。

  在弄堂深处,还有一些住户留守,对于古城墙砖一事,对方均表示不清楚。一名上了年纪的阿婆表示,她在此居住了几十年,从没听说过房屋是用城墙砖砌起来的。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不少人来翻找砖头,“有人还骑着助动车过来,找到几块砖头后,放在车篮筐里就走了。”

  在记者采访时,一名黄浦区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在现场查看古城墙砖的情况。据其介绍,这些城墙砖应该是20世纪初自忠路60弄的老百姓修建房屋时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过修建过程并不十分清楚,具体的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

  昨天傍晚,黄浦区政府新闻办给晨报答复称,自忠路60弄发现古城墙砖后,文物保护部门已经组织专家展开鉴定和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会有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一旦有消息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史海钩沉]

  上海古城墙砖的“前世今生”

  黄浦区政协委员、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监督员方宇清对上海古城墙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上海自元代建县后,未筑城墙,到了明代中叶,上海已是人口稠密、商业发达、船舶往来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沿海倭寇骚扰导致民众财物损失惨重,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上海的官府和民间共同筹资,仅用3个月时间赶筑了一座周长约4500米,高8米的城墙,有六座城门,城上筑有雉堞3600余个,敌楼2座。

  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能力,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又增筑敌楼3座、箭台20座。到了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

  城墙东临黄浦江的3个城门为:宝带门、朝宗门、朝阳门,它们和西面的老西门都设有水门,东门、西门跨肇嘉浜,小东门处跨方浜。1860年修筑障川门(新北门)。1909年新辟尚文门(小西门)、拱辰门(小北门)和福佑门(新东门)。

  清朝小刀会起义期间,新北门处被洋人火炮轰开,小刀会起义失败后缺口被堵上。修补城墙、堵上缺口的时期恰巧是清朝咸丰五年,当时沪上一名商人捐款20万两白银修城墙,因此城墙砖上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的字样。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间,上海动工拆城墙,至1913年6月,具有361年历史的北半城城墙被拆除,在原址兴筑起民国路(今人民路);1914年冬,南半城城墙被拆除,在原址兴筑起中华路。

  在城墙拆除过程中,有一小段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境阁。此段长约50余米,保留了大境阁与熙春台两座古建筑。

  拆下来的城墙砖如何处理?一部分的坏砖、碎砖,被拿去填中华路和民国路(今人民路)的路基,还有较大一部分的好砖,被拿去盖新普育堂。新普育堂在国货路,是老上海最大的一个慈善机构。

  此外,在拆城墙时有不少砖块流落民间,因为城墙砖制作质量较好,在解放前,民间多有寻觅废弃城墙砖造房的习惯,而且在当时,房屋大修时,业主也有尽量利用原建筑物上旧砖的习惯。因此,靠近老城厢的老房子出现城墙砖不足为奇。这些城墙砖历经几百年,具有可供研究的历史价值,至少可以为重现历史上城墙的原貌提供原汁原味的素材。此外,目前在大境阁尚存的一段城墙,如果该段城墙墙砖发生风化、腐蚀等情况,也可以用这些城墙砖作为原材料修旧如旧。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城墙 上海 古城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