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什么样?

2014年08月28日 08:25 | 作者:云菲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鸟形盉(西周)

鸟形盉(西周)

 

  盖内有铭文8行51字,自名为“盉” 。对于鸟形盉铭文的释读目前尚不统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李学勤的释读如下:乞立誓,说“我所作谋议如果不合君命,而是我自己私行策划,就受鞭刑” 。乞亲自乘有车蔽的传车前往各地,重复所立誓言,说“我已立誓要上合君命,假如我违反誓辞,便应该遭到流弃,使君命仍得执行” 。乞因此铸造盘盉,传于子孙使用。

 

  盛酒器。器口内壁有铭文“霸伯作宝尊”。“霸”是国族名,“霸伯”为霸国的国君。带“霸”字铭文的青铜器不仅见于以往的古文字著作中,如《殷周金文集成》中著录有“霸姞作宝尊彝”鼎和簋,而且也见于过去发掘的墓地中,如在山西省曲沃县西周晋国曲村墓地就出土了一件“霸伯作宝尊彝”铜簋。这意味着,大河口墓地为之前在其他各处发现的“霸”器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殷商时期普遍流行活人殉葬,霸国墓葬使用俑,是陪葬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两个漆木人俑,高约一米左右,双足站立于漆木龟上,双手作持物状。据推测,其与礼制和宗教有着微妙的关系。在西周考古史上,墓内随葬漆木人俑这是第一次发现。此前,发现最早的漆木人俑出自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春秋早期墓葬内。

 

  2007年,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村,一个墓葬群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史籍中没有丝毫印迹的西周封国——霸国横空出世。此前没有人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霸国,因为浩瀚的史书中没有留下关于它的只言片语。这个神秘的国家如何能够隐藏了近3000年而无人知晓?

 

  由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 7月29日至10月7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呈现了201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大河口墓地丰富的考古成果,也令人们对史料中缺乏记载的失落王国——霸国得以了解。数量惊人的随葬品、风格独特的葬俗、精美的漆木器、最早的漆木人俑、填补史籍记载空白的青铜器铭文、保存完好的原始瓷器……太多的问题,期待着合理的解释。

 

霸伯罍(西周)

霸伯罍(西周)

 

  一个史书阙载的古国

 

  霸国是怎么被确定的?换句话说,怎么知道这里有个诸侯国叫霸国呢?

 

  这还要从2007年5月说起。当时,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县城以东约6公里的大河口村北高地上发现有盗墓痕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从这年9月开始对其正式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在2号墓中一个铜甗的内壁残片上,考古人员最先发现了青铜器铭文,内容是“唯正月初吉?伯作宝甗” ,“伯”字前面的一个字,大家都不认识。“这个字左边是个木字旁,右边写得有点奇怪,查找相关书籍也没能辨认出来。 ”面对展厅中这些历经沧桑的器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谢尧亭回忆说:“随着1号墓中的青铜器逐渐暴露出来,我们又在一件大鼎的内壁发现了铸刻得很浅的‘伯作宝鼎’铭文,但还是无法解决关键性问题。不过由此可知,墓主人是伯一级的贵族,即国君或族长。 ”

 

  令人惊喜的是,之后考古队在一个出土的铜簋的盖子内发现了铸造有“霸仲作旅彝”字样的铭文,后来查到“霸”字下部的写法与铜甗上的那个释读不出来的字十分相似,遂推断铜甗上的字应为“霸伯” 。在2009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人们又在1017号墓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一个清晰的“霸”字,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此前的推测——大量带有霸字铭文的青铜器似乎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一个史书阙载的古国的存在,“霸国”一词也是2007年大河口考古队根据出土青铜器铭文最先叫出来的。

 

  但仅凭一个“霸”字就能称其为国吗?它会不会是晋国的一部分呢?考古工作者自然不会如此草率,谢尧亭进一步解释说,与相关墓葬对比,发现这里有埋藏丰富且超过晋侯墓随葬品的墓葬,大墓也有独立的车马坑,还随葬有原始瓷器、金器等珍贵的外来品,因此不是一般贵族可以拥有的奢侈品,“综合这些因素我们才敢确定这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霸国” !谢尧亭说。

 

漆木人俑(西周)

漆木人俑(西周)

 

  一代威风霸气的雄主

 

  霸国的存在被证实了,但它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存在了多长时间?来源于哪里?最后又去了哪里?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处于何等地位?观众们在展览中找寻着关于这些疑问的蛛丝马迹。

 

  据了解,大河口墓地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50米,面积约4 . 5万平方米,墓葬有1000多座,时代自西周早期延续至两周之际。从目前考古发掘情况来看,霸伯墓葬可以确定有6座。虽然霸国不如晋国强大,但墓葬中的随葬器物显示,霸国国君并不是一般的普通贵族。如在1号墓中就有青铜器70余件,青铜鼎则达24件之多,“器物多得椁室放不下,在二层台上放不下,又在墓壁上掏了11个壁龛,塞得整个墓室满满当当” :铜人顶盘(灯)根据考古资料证明很可能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灯,漆木人俑在西周考古史上是第一次发现墓内随葬,可爱的玉鹿体现了霸国君臣之间互敬互融的情景,两万余枚中国古代货币海贝象征着财富与地位。谢尧亭认为,西周早中期是霸国的兴盛时期,那时霸国国力强盛,霸伯也威风一时,西周中后期霸国开始衰落,春秋早期被晋国兼并。

 

  由此可见,霸国辉煌过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霸国国君曾经也是一代雄主。那又为何在文献中找不到霸国的记载?经考古研究可做如下阐释:一种原因可能是关于霸国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遗失了;另一种原因是霸国在当时是个很小的国家,人口不多,其所居城邑和所辖区域也不会很大,而在西周时期像霸国这样的小国数量众多,所以被传统的史料遗漏了。

 

  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除了以上问题得以解答外,这一考古发现还有着另外的意义:此前带有“霸”字铭文的青铜器曾见于古文字著作中,如《殷周金文集成》中著录有“霸姞作宝尊彝”鼎和簋,同时在已发掘的其他墓地中也曾有所发现,如在山西省曲沃县西周晋国曲村墓地就出土过一件“霸伯作宝尊彝”铜簋,这意味着,大河口墓地的发现为之前其他各处“霸”器找到了归宿。

 

  一位下落不明的公主

 

  观展至此,霸国的神秘面纱已被揭开,而展览主题中提及的燕国公主又有着怎样的往事呢?其实,此次展览便是以燕国公主的视角设计的,以其在霸国所经历的主要礼仪——婚礼、祭礼、丧礼、燕礼为框架,依托霸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漆器、原始瓷器、玉器等180余组件文物,展示了霸国的礼仪文明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同时揭示了霸国与燕国的交流历史。

 

  一圈转下来,多样的展示方式,还原场景的展台,令人颇有穿越之感,而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录和讲述则向我们娓娓道来。大河口1号墓出土了多件与燕国有关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卣盖内和器内底部铸有相同的铭文“燕侯旨作姑妹宝尊彝” ,燕侯旨是燕国第二任国君,“姑妹”是小姑姑的意思,这表明燕侯旨小姑姑的器物被发现。那么,燕国的器物如何被埋葬在数百公里之外?人们又是怎么知道燕国公主是嫁到了霸国呢?

 

  专家分析说,最重要的证据就是1号墓出土了多件套燕国国君旨的青铜器,这不是一般的助丧之器所能解释的,更不可能是分赐、掠夺来的,赠送的唯一途径可能就是两国联姻。“当然,这个赠送行为可能发生在结婚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婚后某一时间,有值得庆贺的喜事。反过来,如果不是燕国公主嫁到霸国,这种特殊铭文的成套青铜酒器应该很难流传到这样的异族小国。 ”对此,谢尧亭还指出,以往发现燕侯旨的青铜器十分罕见,仅在日本和上海的博物馆有存,这次考古发现丰富了燕侯旨的器物收藏,并且把燕国与霸国牵连到了一起,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或确认燕国公主的墓葬,一是因为大河口墓地还没有全部发掘,二是大河口墓葬极少见夫妻并穴合葬的现象,三是发现的女性大墓墓主族姓身份均没有铭文可以确定。

 

 

编辑:付裕

关键词:燕国 首都博物馆 呦呦鹿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