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隔靴搔痒与入木三分

———从马老赠书法作品说文艺评论

2014年09月01日 11:04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精彩阅读:

  ■当下的文艺评论界,正是由于判断力的钝化和理论定力的丧失,因而造成了文艺评论公信力的削弱。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互补共进,缺一不可。

  文坛名宿、我的恩师马识途高寿百岁,新近由蜀进京,由中国作家协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为其举办《马识途百岁书法展》。记得他去岁来京,为亲赴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马识途新作研讨会”,登机前还专门请大夫出具了健康证明才让他飞来的,原因是他毕竟已99岁高龄。此次来京,改乘火车。开幕那天,铁凝、李冰等作协领导和王蒙、邓友梅等老作家数百人前来祝贺。我作为学生晚辈,有幸被邀,更有幸的是马老听闻我刚被选为新成立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满怀深情、寄予厚望地手书郑板桥语“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赠我。望着马老那老辣苍劲、独具魅力的隶书,回味恩师的教诲和嘱托,我不禁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深通“难得糊涂”奥秘的郑板桥,竟对文艺评论的真谛也如此精通。鲁迅名言:文艺评论要在“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譬如剜烂苹果,须准确剔除腐烂部分。这里的诀窍,在实事求是。说好,不能隔靴搔痒,更不能溜须拍马,而须抓准实质,真显价值;曰坏,不妨入木三分,虽骂尤精。马老的心,看来与板桥甚通。他手书板桥语赠,乃是告诫我切莫辜负了人民和时代对文艺评论寄予的厚望,在主席其位则必担其重任,兢兢业业、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开展好文艺评论工作。

  说好不隔靴搔痒,曰坏能入木三分,首先靠的就是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风雨中笃信马克思主义而掌握的相当精准的判断力。近几年来,文坛刮起了一股过度娱乐化的为票房、唯收视率、唯码洋的风潮,马老慧眼识途,撰文拨开迷雾,端正航向。他入木三分地呐喊:“为天下立言乃真名士,能耐大寂寞是好作家。”只讲娱乐,只顾赚钱者绝非好作家。

  说好不隔靴搔痒,曰坏能入木三分,还须凭文艺评论家持之以恒的理论定力。文艺评论的旗帜鲜明,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的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这极为重要。判断力钝化,不辨是非好坏,根子就在丧失了理论定力。没有定力,势必忽左忽右,跟风追潮,这样的文艺评论是没有社会公信力的。定力源于信仰,马老曾书“人无信仰,生不如死”八个大字,深意正在于此。鲁迅曾批评文坛有的评论今日说东,明日曰西,“此亦是非,彼亦是非”是一种最要不得的“唯无是非观”。优秀的文艺评论,出以公心,秉笔直书,不应求全责备。

  须知,当下的文艺评论界,正是由于判断力的钝化和理论定力的丧失,因而造成了文艺评论公信力的削弱。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互补共进,缺一不可。而且,文艺评论对文艺鉴赏乃至整个社会风尚,都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呼唤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论,实为时不我待。

  马老历来主张“书以载道”。他的书法,都传承着他执着信仰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大道。诸如“未遭受人算天磨三灾五难怎能叫钢钉铁汉,惟经历山穷水尽七拐八弯才得知况味世情”;“与万卷诗书为友,留一根脊骨做人”;“能耐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妒是庸才”……都是以书法传大道的精品。王蒙先生曾向马老深鞠一躬,说“马老我真服您了”。马老赠我书郑板桥语,将激励我终生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评论实事求是,旗帜鲜明,说点真话,述点真情,求点真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编辑:罗韦

关键词:文艺 评论 入木三分 隔靴搔痒 定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