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需要那么多“国际电影节”么

2014年09月15日 10:48 | 作者:刘巽达 |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到: 

  恕我孤陋寡闻,直至近日,方才知道,仅在今年,就有三个中国的“国际电影节”开幕: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及8月的长春国际电影节。如此紧锣密鼓,真担心影界大佬和大腕们是否忙得过来?佬就这么点佬,腕就这么点腕,没有他们撑场面,很难称得上“国际”。可是这些个“国际电影节”,都在中国大陆,忙来忙去,真有这个必要么?

  据说北师大教授黄会林牵头完成了一份《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研究结果是“受访者对中国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了解程度很低”:知晓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比例为18.4%,知晓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为15.7%,知晓长春国际电影节的只有3.5%。当然这和创办的时间长短有关,但即便创办时间稍长,知名度也差强人意。在“人气”如此缓慢增长的情况下,还要前赴后继地创办国际电影节,稀释本就不多的各类资源,难道很上算么?

  更令人担忧的是,各地举办国际电影节的欲求还在膨胀。听说万达集团和青岛市正在联合筹建新的“青岛国际电影节”,原本立足本土的珠海电影节也正在谋划“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好像不打“国际牌”,就无以证明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力。可是,咱们是否审慎地评价过自己的综合实力:你有多少历史资源可供继承?你有多少产业要素可供集聚?假如有电影厂或电影基地的地方,都有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冲动,都认为自己实力雄厚,那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国际电影节”的核心在于“国际影响力”。如何打造这种影响力?在中国目前情势下,似应综合考虑各种要素,集中优势资源,推出一个国际品牌,做深做透,成为一张“国家名片”。毋庸讳言,“上海国际电影节”历史相对久些,在多年积累经验后,好不容易跻身国际A类电影节(A类电影节总共只有14个),理应一鼓作气,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特色。然而恰恰在这种时候,“北京国际电影节”斜刺里横空出世,如今“长春国际电影节”又蓦然矗立。这样的“百花齐放”,只会稀释本就不多的影响力。为什么不能用更为开阔的思路想一想:能不能不要把“上海国际电影节”看成是“上海”的,而是看成“中国品牌”?就像“上海合作组织”一样,这个组织以“上海”为名,却完全是国际范的,她的“上海宣言”、“上海精神”等等,都是指的此组织之宗旨,“上海”仅是“方便说事”的符号而已。

  假如做如是想,广电总局就该站在全国的高度,让各种优势要素向上海集聚,把上海这个最适合做“国际码头”的国际电影节办得风生水起,使之名曰上海,实乃国家。就像戛纳之于法国,柏林之于德国,威尼斯之于意大利,釜山之于韩国,乃至奥斯卡之于美国。如今的大腕“打飞的”分分秒秒,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可以把各个大腕弄到天南地北;浙江卫视的《十二道锋味》和东方卫视的《花样爷爷》,更是让老中青明星穿梭于世界各地。这些“地方台”的好节目,难道不是“国字品牌”?假如我们需要“国际文化交流”,会抛弃它们而专选央视节目?发挥地域、民族等特色,恰恰是“国家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具“国际性”。

  什么才算“国际”?不妨看一下上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除了近50万的总观众,30万张门票,光是来宾就有1.56万人,来自128个国家。而北京国际电影节创办四届以来,“吸引”的中外电影人士总数不到万人,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来自海外的来宾也仅为1100余人。在这种情况下,咱们还要自己“互相争夺”客源,我真担心会把原本就不够的“国际影响力”稀释殆尽。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愿决策者三思。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的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