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人生成色的考验不只是一场瞌睡

2014年09月18日 11:21 | 作者:谢伟锋 |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到: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的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9月17日 人民网)

  这是一场给六千多名刚入学的研究生做的报告。然而,92岁教授站着把报告做完之后,台下也有不少学生们趴着打起了瞌睡。一边耄耋老人在和时间赛跑,一边是青春少年睡着了光阴。这种视觉上的落差感,让旁观者一时按捺不住了。

  “不修身,何以修学业?”“不感兴趣可以,但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批评者的立场毫无疑问是站在了尊重和态度的角度出发。平心而论,笔者是没有能亲临人民大会堂聆听学术界泰斗的宝贵机会,所以内心也对在场学子们“暴殄天物”的瞌睡所扼腕。

  总结来看,对场合的尊重,对权威的尊重,最后到对知识和自我素质的“照镜子”,都无一例外地浮出水面。只是做为过来人,对于讲座上瞌睡却也有自己的一番心路历程。譬如就不怎么爱坐第一排,除了气场弱小怕被主讲者聚焦到之外,也担心在听讲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疲态会导致尴尬。

  这就是考验组织者能力的时候。请到了重量级的嘉宾无疑是揽了“金刚钻”,但如果把报告会的“瓷器活”做好,的确要花一番功夫。现场秩序、音响效果还都是其次,就怕到场人数不够,扫了演讲者的雅兴。于是乎,很多被“拉壮丁”的情况出现。如果当场演讲的内容不是自己主观感兴趣的,听讲者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加上时间是下午这个人体困乏的阶段,是难免有一些听众打起了瞌睡。

  现代人喜欢被什么样的演讲所打动?有调查表明,那些临场性的幽默发挥、对自己命运产生积极影响的都在其中。俞敏洪的校园讲座往往是人头攒动,马云的点津被奉为经典教科书,现在名声不太好的李阳,活跃现场的能力你不得不服。这些都是现象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让津津有味,在于他们揣摩了听众的心理,打造了自己演讲的技能。他们用自己的修行收获了听众的点赞。

  当然,笔者绝对不是在此说吴良镛院士的报告不吸引人。恰恰相反,吴良镛院士作为“人民建筑家”,能现场聆听他的淳淳教诲,恐怕也是人生之福气。只是,组织者有没有过多考虑到吴良镛院士92岁的高龄,在体力上是否能支撑起半个多小时的站立演讲?如果说站着是对听众仪式般的尊重,那坐着又何尝不是种听众对泰斗的尊敬呢?都已经有怕出意外而搬到吴老身后的椅子,为何干吗不力劝老者坐下?这并非是种计较,是在考虑到身体力行的严谨性。

  瞌睡的学生其实是“恰好”被镜头扑捉到,但殊不知还有更多的学生在洗耳恭听。在这个本领恐慌的年代,任何一个知识获取途径都被挤得满满当当。著名大学网络公开课的火爆便是一例。对于那些“午眠不觉晓”的学生们,不用我们去叫,他们自然会醒。研究生出身的他们,恐怕也不会因为一场瞌睡,就被定义成扶不起的阿斗。而人生的考验,也不仅是在这个昏睡的午后。青春的慵懒,你我都曾有。如果要冠以“年轻一代人”的反思,恐怕也是种过激反应吧。

 

编辑:曾珂

关键词:92岁教授站着做报告 台下学生打瞌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