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徐利明:做“雅文化”的守望者

2014年11月18日 09:28 | 作者:江迪 夏恬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41118001-zx4_副本

 

  雅者,正也。“雅正”代表着中国古代礼仪规范之正统。中国乃礼仪之邦,以礼修身治国的观念根深蒂固,崇尚“雅正”成为古代士大夫文人阶层乃至一般民众的人生价值准则及审美理念,影响到人格修养、生活方式及艺术创作等各方面。而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大行其道,低俗文化随之泛滥,虽饱受诟病,却屡禁不止。在低俗文化不良风气不断浸染的大背景下,全国政协委员徐利明却始终坚持以雅为正,坚守“雅文化”。

 

  建言“雅文化”:政者,有为也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徐利明十分注重在各种平台上为“雅文化”鼓与呼。在他看来,政协委员身份是一种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雅文化、学习雅文化、传播雅文化,是政协委员践行社会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0年5月,由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联文艺理论工作研讨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时任江苏省政协委员的徐利明应邀作为书法界代表在会上做主题发言。在对当今书法界存在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后,徐利明将发言主题确定为“文艺创作应引导当代人文修养走向雅化”。

 

  会上,徐利明把自己的思考和盘端出———文艺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可以“俗”,但这是通俗,而不是低俗。作品的思想内涵、精神内蕴必须求“雅”,使受众获得高尚情操、高雅审美的感染与教育。文艺创作不应迁就,更不应提倡低级趣味。文艺创作在服务大众的同时,还应从思想境界、高尚情操、高雅审美等方面引导大众的人文修养走向雅化。

 

  会后不久,中央提出反“三俗”的号召。徐利明进一步又考虑如何搭建平台,将更多力量凝聚到促进人文修养雅化的问题上。

 

  作为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徐利明注意到致公党参政议政的品牌论坛———“中国发展论坛”。“该论坛从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大多议题关注的都是经济社会问题。优秀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海内外中国人的重要纽带,能否在‘中国发展论坛’上也关注一下文化问题呢?”徐利明的建议得到致公党中央的赞同。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举行。会议作出了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当年11月,经过徐利明的积极工作,由致公党中央和江苏省政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发展论坛——书法传统与当代人文修养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围绕书法传统的重建与发扬如何适应当代人精神生活和人文修养的需求,及书法教育对当今社会公德建设、真善美通识培养的促进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研讨交流。

 

  “今日中国又迎来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张扬,书法也随之日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这次论坛从人文修养角度重新审视书法传统,对其实用功能、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加以研讨正逢其时。参与论坛的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立论,阐发对在当今中国社会倡扬书法传统对提高人们的人文修养、社会公德及真善美情操的重要现实意义。”徐利明说。

 

  2013年徐利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走上新的平台,徐利明对“雅文化”也有了新的思考。“童蒙养正”,儿童在启蒙教育阶段受到“雅文化”熏陶,对其一生会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一组数据却让从小就爱读书的徐利明颇为忧心:“到2013年底,江苏13个地级市,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只有8所,每个地级市还平均不到1所。尽管很多公共图书馆设有少儿阅览室,但是‘少儿’的年龄底线通常规定为‘6岁以上’,绝大多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被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国内县市级、乡镇级、社区级的公共图书馆低幼儿服务更是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满足低龄儿童的阅读需要。”

 

  于是,2014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徐利明提交《关于发挥公共图书馆作用,服务低龄儿童启蒙教育的提案》。他建议,遵循“就近原则”创建分散的公共阅读空间。在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地级市,与其花重金打造一个国家一级少儿图书馆,不如在市内各个区县创建10个分散的少儿图书室。政府和图书馆可以在现有人力许可的范围内调配人手专门负责婴幼儿服务工作;或者依据婴幼儿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招聘新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充实服务力量。图书馆应该深入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与各个幼儿园的图书室、医院的健康护理中心、居民小区物业中心等合作,投放自己的服务项目宣传资料,让读者便捷地了解图书馆信息。

 

  徐利明的建议得到承办单位的重视。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徐利明多次沟通,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有很多工作要做。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吸纳徐利明的意见。

 

  在关注“雅文化”与儿童的关系时,徐利明也注意到,成年人受“低俗文化”侵袭较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雅文化”的文化产品不够丰富。为此,他写过《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发展的提案》,经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

 

  精研“雅文化”:艺者,内修也

 

  北京,2004年7月19日。徐利明与来自全国各地,分属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法等11个艺术门类的30名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走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接受由中宣部审批、人事部和中国文联联合表彰的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随后,徐利明又成为中宣部确定的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一系列荣誉面前,他看到,正是对自身领域的精研,才让他获得了今天的成绩。也只有继续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人文修养走向雅化,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与激励。

 

  徐利明最早习的是古典诗,学的是中国画,在南京艺术学院攻读的是工艺绘画本科。当时南艺尚未开设书法课,书法只是他的业余功课,不过,徐利明在书法方面当时就表现出过人天赋,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书法作品就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两年后,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取陈大羽教授的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书法篆刻便成了他的本行。徐利明作为一位学者型艺术家,诗、书、画、印兼工,取得丰厚的学术成果。

 

  徐利明说:“一个艺术工作者个人的艺术修养和自我追求是最重要的,在倡扬雅文化,坚持道德标准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艺术感染力那才是真本事。”

 

  徐利明举了一个例子,当今书法界曾掀起一阵鼓吹“丑书”的风气,这在徐利明看来是不对的。徐利明认为,很多人不明白“丑书”的来历就盲目跟风,这就是内修不足的表现。“民间的许多碑刻书法创作者本身并非书法家,他们只是粗通文墨,并不是故意把字写丑,当时写刻的目的也只是把事情记录下来,而不是为了炫书法。”徐利明认为:“民间碑刻中朴素天真的一面,我们应该适度吸收,而其中丑陋的部分,我们就应坚决剔除。”

 

  徐利明曾先后师从田原、启功、林散之、沙曼翁、陈大羽等书画大家,在他看来,正因为有了各位名师的指引,他才能在精研“雅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徐利明说,每位老师的专长可能各有不同,但在教育理念上却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强调多读书。这反映了老一辈文艺家对于提高自己人文修养的自觉性,他们抱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所以经常提醒年轻人要多读书。读书,不是简单地读,而是研读。广泛阅读,使徐利明打下深厚功底。徐利明书法作品的内容中,相当一部分是自作诗,很多内容是在各地采风中即兴创作的。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徐利明 雅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