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江苏政协:注重人文关怀 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疾病

2014年11月27日 08:41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江苏省政协关注儿童少年心理健康记事

  “我们将按照省领导批示要求,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综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11月26日,江苏省教育厅接到了江苏省政协《关于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建议》。此前,10月23日,江苏省政协举行主席会议,就“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专题协商。

  “儿童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上、生理上都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很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复杂,如受到不良诱导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要深刻认识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说。带着对儿童少年的深切关注,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连续16年,每年中秋节到少管所与孩子们共同过节,开展帮教活动。江苏少管所里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张妈妈”。江苏省政协还编辑出版《孩子你好吗》图书,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3年,江苏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将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列入调研课题,并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手,使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少年强则中国强。江苏男童模仿“喜羊羊”剧情烧伤玩伴,重庆女孩残害男婴……近年来爆出的极端个例,引起社会对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省政协课题选得准。按照市政协主席庄华平要求,我们在配合省政协调研的基础上,又单独就这一课题进行调研。”徐州市政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黄越说。

  今年初,徐州市政协全会上,徐州市政协教文卫体委也就“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作大会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江苏省内其他城市也纷纷就此课题开展调研。在2013年调研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课题,江苏省政协将其列入2014年主席会议协商议题。

  校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在调研中,江苏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注意到,心理课程虽然已经进入了校园,但受制于教师编制难落实、将心理健康问题错误地想象成心理疾病等因素,心理课面临着受重视程度不高,将心理教育等同于德育,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江苏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建议,着力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学科化的倾向,更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变为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影响。应根据儿童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积极引导儿童少年从小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德育过程要贴近实际,避免学生产生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甚至在心理方面形成“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思维方式。

  针对心理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江苏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建议,扩大高校现有心理教育专业的布点和招生规模,核定并落实中小学专业心理教师的编制,采取“持证上岗”的方式,鼓励心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任职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教育岗位。加强对非心理专业教师的心理专业培训,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各科教师参加心理教育培训考核,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校园不是儿童少年接触的唯一环境。江苏省政协学习委员会调研发现,江苏省乃至全国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都比较单一,主要依托学校进行,并且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倾向。江苏省政协学习委员会提出,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

  与生理健康一样,心理健康也应重治更重防。江苏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建议,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三级防治体系,可以改变以往较多关注消极问题的干预和治疗、对积极品质的开发与促进不足的现象,从根本上促进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初级保健阶段,可通过新闻媒体、社区、学校等途径,向社会、家长及儿童少年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次级预防阶段,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以及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为主承担预防任务,可通过培训等手段,帮助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合理使用心理评估工具、建立心理保健档案、掌握初步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技能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解决于萌芽阶段;三级治疗阶段,主要依靠精神卫生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帮助儿童少年解决已经形成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心理健康 江苏省 少年 儿童 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