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膏方市场乱象丛生 委员呼吁严管

2014年12月01日 09:03 | 作者:王建运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眼下又到膏方进补季节,众多医院和药店纷纷点火开炉熬制膏滋。据官方一份统计显示:我国冬季进补市场需求每年以15%以上增幅上升,可谓市场火红一片。面对如此需求场面,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荣庆堂总经理余东并不乐观,他指出:这繁荣市场背后实际已是乱象丛生,亟须主管部门加以治理。

  当下膏方市场有哪些乱象?余东委员总结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无资质机构混入“开方大军”。随着膏方进补人群扩大,该行业诱人的“含金量”,让一些不具备开方资质的小医院、小药店,甚至无许可证书机构纷纷混入“开方大军”。如上网点击搜索竟跳出5000多个网址号称可“提供膏方产品”,进补范围几乎涵盖一切。

  二是医师身份纷杂。按规定,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中医师便可坐堂开膏方,但眼下“开方大军”中不具备资质者大有人在,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一些外科、伤科医生也在开“内科膏方”。个别医院为了应对每年冬季膏方的火爆市场,将相当人力调至“膏方门诊”,让无资质的中医师坐堂开方,甚至不搭脉卖方子。

  三是追求暴利,高价药方满天飞。膏方市场火红直接导致了药材价格年年攀升,如“东阿熬胶”250克装,已从今年初650元爆涨至995元。丰厚的药价利润加大了部分人的贪心,一些医疗机构和药店采用给回扣方法,鼓励怂恿医师在膏方中加入昂贵细料,导致现在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膏方比比皆是。

  四是套用药材以次充好。中医药材历来讲究产地,即所谓“地道药材”。同一药材品种因种植地、水源和气候条件不同,药性相差大,价格也不一样。一些医生和药店采用“高价名、低价药”,甚至用低劣药材冒充一级品、特级品,以次充好,膏方药效大大降低。

  五是加工单位不规范,偷工减料。由于煎熬膏方大量增加,一些正规的中药厂家不顾自己业务已饱和,继续接单将业务转包至一些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小药厂、小作坊,安全卫生根本无保障可言。这些小作坊为了生存,只能在加工程序上偷工减料。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余东,他在郊区某镇加盟店承接了某医院所有膏方加工业务,其实就是雇几个外来务工者加“三口锅”的作坊,照样把业务做得火红。

  六是庸医施治千人一方。中医讲究辩证施治,素有“宁看10人病,不开一膏方”之说,但由于上述因素,一些医院和少数医生为赶时间、超指标、抓利润,病人来了简单问几句便在电脑上钩钩点点,有的索性将病人划分几种病型归类,“千人一方”。

  七是超市、网上卖膏方害人不浅。膏方市场火爆后,一些超市、网站也来凑热闹,纷纷打起“滋补膏方”广告,有的网站还神秘兮兮宣称是“宫廷秘方”、“名人秘方”,有的还提供“自制膏方”原料,如“固元膏”的阿胶、黑芝麻、核桃仁、红枣、冰糖等,这如果让热性偏湿体质人吃了,很有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

  膏方市场乱象丛生,如何才能正本清源?余东委员开出了“三贴药方”:

  首先要严格执行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科和上海市商务委颁发“老字号药店”准许开具膏方的规定,同时充分发挥市中医行业协会评定的“定制膏方达标免检企业”在膏方市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条件让名医、名院、名店引领市场。

  其次,下大力气清理药材市场价格等级混乱状况,从药材质量上严格把关,确保配方中药、饮片地道有效。

  最后,尽快清理整顿膏方市场中生产加工、销售渠道混乱无章,无法可依状态,严厉打击取缔无证假冒销售膏方行为,还膏方市场一片晴朗天空。

 

编辑:付鹏

关键词:政协 政协委员 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 膏方进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