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

2014年12月01日 09:58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

  促市场地位平等 对中小企业予以适当保护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再次组织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调研,我认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神经末梢”上对当前环境的真实反映,如何急中小微企业之所急,应中小微企业之所需,是我们跨越新常态的有必要之举,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研,更是对国家实施创新战略顶层设计落脚点的检验。

  二是尽管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多,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表面上看是企业转型升级缓慢,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及对中小微企业保护机制不健全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改革。概括起来,中小微企业目前主要的问题是:一是资金问题(难,贵);二是市场地位不平等。

  谈两个政策建议:一、为解决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不一定要出宽货币政策,但可以加大财政对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支持,这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当中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可以释放。从线下到线上,全社会消费品总量并没有加大,如果支持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则会有实质性增长。希望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一下,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减少土建投入,加大技术、设备投入的力度,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二、资金难的问题上,我们考虑要抓紧推进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金融体系改革。针对大企业拖延支付等不当行为,对中小企业予以保护,而不仅仅是给中小企业“减点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力控股集团董事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丁明山:

  建立社会化服务平台 加大对技术创新财税支持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力军。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许多企业加强了自主创新意识,但很多小微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没有自己的研究所,科研力量不足。他们希望国家建立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各类企业提供技术合作。

  国家应加快建立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平台,汇集各类专家,为各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可从三方面提供服务:一是普及宣传知识产权知识,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开展专题培训,开展专利辅导、专利代理、专利预警以及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二是支持建立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安全生产等技术服务。三是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进行联合创新。

  国家应该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加大财税支持。一是国家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对进口关键设备减免税收。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简政放权。政府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配套政策和落实分工任务的具体措施,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

  中小微企业创新亟须缓解融资困境

  今年以来,我们对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微企业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有四方面:一是动力不足,不想创新,缺乏激励机制;二是风险太大,不敢创新;三是能力有限,不会创新;四是融资太难、太贵,不能创新。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科技金融服务”列为加快科技服务业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构建支持创业创新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有效整合各种金融资源服务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显著提升股权投融资比重,改变当前金融体系的“短板”。

一、 发挥政府引导功能,吸引投资机构集聚,大力发展VC/PE,壮大天使投资人队伍,完善股权融资链,强化新兴产业的要素集成,推进产业孵化与培育,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 推进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支持创业创新的场外资本市场交易,让资本市场惠及中小微企业创新融资,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实践证明,区域性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

三、 构建与企业构成相匹配的多层次信贷体系,通过定向调控,提高大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形成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的“门当户对”的金融格局。

四、 完善配套金融担保体系,使金融担保回归公益性,加强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提高金融公共服务效能。

五、 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少取多予”,为初创型小微企业“快生多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当前,中关村创新创业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创新创业主体多元化。二是创新创业新趋势。总结中关村创新发展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打破妨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束缚,持续构建并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由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以创新型孵化器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业及创新文化六大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其突出特征表现在:

  一是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二是以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服务业的兴起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最贴心”的专业化服务。三是中关村创新创业文化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结合中关村创新创业新需求和新特点,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 争取国家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支持中关村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平台。

二、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的适用范围。由北京市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标准,享受“1+6”、“新四条”及下一步试点的新政策。

三、 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监管。探索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监管考核体系等。

四、 建立符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点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

五、 支持知识产权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法律服务等创新创业服务业发展。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全国政协 企业 创新 中小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