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中国民间组织赴日追讨国宝续:被警察阻拦未进皇宫

2014年12月23日 17:01 |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原标题:中国民间组织赴日追讨国宝续:被警察阻拦未进皇宫

 

  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新闻晚高峰》为您报道了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的新闻。3位来自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的成员几天前踏上日本国土,他们计划在今天,也就是日皇明仁81岁生日的当天,向他递上一封来自中国的信函。

  在这封信里,他们要求日本天皇明仁归还沉睡在日本皇宫超过一个世纪的中国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这座石碑,是我国唐代册封管辖东北的见证,记载着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它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被掠夺到海外分量最重、体积最大、最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从昨天晚上到今天下午的24个小时里,前方三位成员中,领队也就是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和成员启明一直都和我们的记者丁飞保持着密切的电话、短信和微信联系。那么,这封来自中国民间的信函,到底会不会传递到日本天皇的手中呢?

  昨晚8点40分,启明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提前去了皇宫,祭奠国宝。电话里他说,即便今天见不到日本天皇,也希望能“递交这份中国人的心声”。

  启明:今天我们在皇宫附近给国宝做了一个祭奠活动,因为这个国宝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明天我们的计划是,因为明天能看到天皇,是要向天皇或他的警卫递交这封索赔信,他们肯定会有保护措施的,即使见不到,我们依然希望能够递交这封声明,递交这种中国人的心声。

  今早,闹钟显示7点58分。领队王锦思发来微信:路上徒步,大批日本警察围堵。8点06分,接到启明电话,已经进入地铁,有日本警察布控,正在交涉。交涉中他很快挂了电话。此时,距离日本皇宫已经不远。从王锦思后来给记者发的现场照片看,他们手拿一个大的牛皮信封,封面写着,明仁天皇收,中国人致书,落款三个大字,中国人。两人面前是带着口罩和袖标的便衣,照片中大概有5、6人。照片附上8个字:路上被堵,不让去了。8点20分,王锦思发来一段语音:出地铁,改乘出租车。

  王锦思:我们本想坐地铁去皇宫,但是在地铁里还是遭到了大批警察的阻拦,现在我们正在坐出租车去皇宫。警察本来出示了警察证,叫司机不带我们去。但是呢,我们还是过来了。现在已经到达了日本皇宫的外围。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此前告诉记者,选择这一天,是因为明仁天皇81岁生日,是对外开放的,且日本皇室宫内厅对此事也已知情。不过10分钟后,8点半,王锦思说,他们依旧没能进去。

  王锦思:我现在是在日本皇宫的外边,现在大批日本警察把我们围住了,现在已经看到皇宫了。我要求见日本皇宫相关的人员,把中国人民追讨国宝的文书递交给他们。

  8点40分,启明打来电话,两句话挂断:皇宫内布满警戒线,已经回到地铁。王锦思和启明并没有被允许走进日本皇宫,更没能见到明仁天皇。但在后来王锦思发来的微信中他说,能走到这一步,距离国宝如此之近,已经心满意足。

  王锦思:本来以为连皇宫的面都见不着呢。在场的中国华人也在劝我,说到了这个位置已经胜利了。这也是挺让我感叹和激动的,能够走到这一步确实不容易。起码我们能看到日本皇宫,也仿佛看到我们的国宝,我们的声音也能传到皇宫里。

  王锦思到日本的第一天,就出师不利把手机丢了。在他给友人写的求助邮件中提到,“1300周年最后十天,再也不想拖延了”。目前,他仍然把信函带在身上,准备后天前往日本外务省。

  20年前,吉林教授王仁富就踏上国宝“唐鸿胪井刻石”的追讨之路,如今老人73岁,他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1941至2014”,是担心有生之年再难见到石碑;2011年,6名志愿者成立中国第一个“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2005年他们远赴东京,经过努力,从日本皇室获得5张石碑的照片。

  2014年,石碑建立整整1300周年,童增和王锦思们决定赴日递交信函,是希望日本天皇知道,家里至今存放着从中国掠夺走的文物。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只是日本掠走中国文物的冰山一角。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结束长达半个世纪里,中国政府统计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360万件,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民间流失的文物更是无法估计。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明仁天皇今天在生日记者会上表示,将“继续努力把日本建设得更加美好。不仅是作为从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一代应尽的义务,也是对未来的责任。

  有关中国民间赴日追讨“唐鸿胪井刻石”的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民间组织 追讨国宝 警察阻拦 未进皇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