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抱诚守真与时同行
——袁慧琴委员谈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曙色紫禁城》演出照,袁慧琴在剧中扮演慈禧。
“走访”过上海、重庆、武汉、威海、沈阳、广州、深圳、香港等许多城市,5年时间演出近40场……在清宫题材剧泛滥并招致一些争议的当下,一部以京剧形式演绎的清宫题材作品却“走南闯北”,超越不同地域的审美差异,“奇迹”般地长演不衰,它就是新编历史京剧《曙色紫禁城》。
京剧版《曙色紫禁城》由话剧版改编而来,原名《慈禧与德龄》,是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创意发起并亲自主演的。继1996年在《火醒神州》中扮演慈禧后,再次在舞台上塑造慈禧这个历史人物,袁慧琴在京剧人物演绎上有哪些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如何更好地将京剧艺术传承下去?传统京剧艺术应如何更好地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和需求?为此,本报专访了袁慧琴,她从《曙色紫禁城》的创作缘起出发,在对艺术经历的回顾中,不觉深入到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引申出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用艺术点燃艺术”
文化周刊:毛俊辉导演、何冀平编剧的话剧版《曙色紫禁城》在改编为京剧之前,就已取得巨大成功。您为何想到要将这一题材转化为与话剧表现方式迥异的京剧?
袁慧琴:这要追溯至2008年,我在国家大剧院看到话剧《慈禧与德龄》(改编时更名为《曙色紫禁城》)的演出,觉得这个故事非常精彩,用京剧也可以出色地表现出来,便几经辗转找到何冀平编剧,贸然打去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她当时觉得很突然,经过一周的慎重考虑后才给我答复,表示非常赞同我的创意与想法,并决定要亲自改编剧本。听到此话,我感到非常激动,一是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创作者的肯定;二是何冀平作为原作者亲自操刀改编,可以很好地保证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京剧的意义。
这是何冀平第一次写京剧,一连改了三稿。在修改过程中,面对即使一位普通演员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她都会认真去思考,如果觉得有道理就会做出相应调整。在这个充斥快餐文化的时代,一位艺术家还能对艺术的追求如此执著与严谨,这对于我们演员来说,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有毛俊辉导演,第一次见面他就对我说,“艺术家必须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因为我觉得,要做好艺术就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秉承毛俊辉强调的赤子情怀,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剧组对艺术的要求是极为严格谨慎的,气氛又是愉快和谐的。从2010年3月8日建组,到4月28日正式演出,我们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整个排练过程中我没请过一天假,因为我觉得作为主演,应该在团队中起带头作用。一部戏的排练和最终呈现,也是对剧组团队的一种磨炼和检验。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很多青年演员在其间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种成长的价值是超越作品本身的。根据计划,《曙色紫禁城》明年3月3日还将在北京与观众见面,在近5年的时间里,演出总场次已近40场。有朋友告诉我说,《曙色紫禁城》是近几年新编历史剧演出场次最多的,我觉得这是观众的肯定,说明我们的用心和艺术表现得到了认可。这也说明,京剧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本身是有强劲生命力的。
文化周刊:与传统京剧相比,您觉得《曙色紫禁城》融入了哪些新鲜元素?
袁慧琴:《曙色紫禁城》从话剧版本改编而来,从缘起、决定、排练到最后形成的过程,可谓是在用艺术点燃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它打破了传统戏曲对历史人物那种非白即黑的脸谱化、公式化模式,而是用“家事写国事”,站在人性的角度对慈禧、荣禄、光绪、德龄等人物进行诠释,力求使固化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生动。其中有一场描述慈禧与荣禄之间关系的戏,就表现了慈禧作为一位暂时褪去光环的普通女人,其内心真正的喜怒哀乐。很多传统戏中的慈禧角色塑造,呈现更多的是她站在高位上的位高权重与气势凌人,但其背后的孤独、无奈、寂寞与痛苦则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对于历史人物,我们需要进行科学判断,不能一味地简单地“贴标签”,这样是违背历史规律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艺术本身要表现一种来自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才能将动心动情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才会具有可信度和艺术感染力。《曙色紫禁城》这部戏,冷眼一看觉得就是一部普通的清宫戏,但当你坐下来静静地去品味时,发现它里面其实深藏了很多东西,甚至包括对于改革的理解和探索。德龄在剧中曾说过一句话,“人心一旦打开是不可能再闭锁的”。其实这句话有隐喻,即一旦开始改革,就必须往前走,不可能再随便把它“拉回来”。从这一角度而言,它颠覆了传统戏剧直抒胸臆的审美方式,有深度又不失温度。
在抱诚守真中与时俱进
文化周刊:《曙色紫禁城》将话剧改编成京剧,可谓一次融合现代元素和创新理念的成功尝试。您觉得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京剧艺术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袁慧琴:中国的传统戏曲是很强调基本功的,即平常所说的唱、念、做、打,这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并发扬的。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思考更多,京剧在发展多年后还能存活至今,究竟靠的是什么?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个很直接、很朴素的原因,就是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一批适合当时观众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进而延续和拓展了整个艺术门类的生命。艺术要发展,必须在抱诚守真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将远远不能满足当下观众所需的信息量和审美需求了。
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今天只有中国的戏曲还有“生命”,并生机勃勃地发展着。因为它在不断地与时俱进着。我们作为戏曲的传承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沿袭者,还应从戏曲艺术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来思考艺术本身。这就需要艺术家不断创作出艺术精品以满足观众的审美,进而引导和影响观众,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观众或娱乐观众。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传统戏曲在表现过程中往往是“一旦人物抒发感情,整个剧情就停滞不前”。比如传统戏曲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后面有很多追兵,主人公却可以停下来用大段时间来抒发情感,演绎唱段,剧情完全停滞了。这种方式适合传统戏迷,传统审美观念就是我坐在剧场,就要听这个角儿的这段唱腔。面对如今多元化的审美,如果一味停留在一种审美观念、一种表现模式上,肯定会被时代所抛弃。艺术是敲动人内心灵魂的东西,传统艺术要和当下结合,才能达到艺术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不能简单停留在技艺的改变上,还要寻找方法,比如解决京剧节奏慢、科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现代化等问题。
当然,艺术创作既要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又必须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前段时间,我们进行《曙色紫禁城》的复排,把布景设计成了“大写意”,即回归到凸显演员的戏曲本质。这有关戏曲美学,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物的塑造,有些戏曲的布景热闹非凡,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但观众一旦离开剧场,却发现既没有引起共鸣,也没有引发思考。这种现象很可怕,因为这只满足了一时的感官刺激,没有真正满足基于艺术的精神需求。在请毛俊辉导演《曙色紫禁城》之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但跟他交谈后顾虑全然打消了。他当时就说,要坚决站在京剧这块土壤上进行创作,回归戏曲、京剧的本原。听完这席话,作为一个京剧人、戏曲人,我很感动。
文化周刊:那应如何做到既保持京剧的本原又融入现代的元素,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
袁慧琴:找准切入点是关键。这让我想到自己曾拍过的一部数字戏曲电影《对花枪》,这部电影能在好莱坞第五届中美电影节上获奖,很大原因在于有一个108句唱腔的长镜头。这部舞台艺术片需要演员具备深厚的基本功,特别是在设计108句唱腔的表演时,也曾考虑过用不同场景来表现,比如拍到姜桂芝年轻时的唱段时,就展现她年轻时的场景,后来经过仔细思量,最终选用了长镜头,把这108句唱腔中所蕴含的喜怒哀乐通过一气呵成的表演、技艺、演唱表现出来,实现技和艺的有机结合。
这一长镜头的背景设计采用了很多现代特技,为了突出表现演员唱念做打的技艺并深化作品内容,剧组选择在西方戏曲常用的黑色背景中设计表现人物情绪的场景。一般情况下拍摄一首MTV最多花费4分钟,而这个长镜头用时23分8秒,根据人物的喜怒哀乐,用特技“描述”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比如中国结、剪纸、水墨画等等。京剧这一古老艺术与现代技术在这一长镜头中实现了完美结合,颇具时代感,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与肯定。
文艺家需具备“无我”境界
文化周刊: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精彩诠释与完美演绎。您觉得文艺工作者在艺术精品的创作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袁慧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我们始终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曙色紫禁城》已经排演过很多场,再过几天,何冀平编剧和毛俊辉导演还要专程赶到北京,一起来探讨这部戏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再精益求精地进行打磨和推广。现在都在提倡出精品,其实怎样出很重要,而不是打着出精品的旗号,支出高额的费用,拍完就扔一边不管不顾了。
出京剧精品,剧本的选材和创作的思路至关重要。有一位戏曲专家就曾说,选对好的剧本,需要有头脑的艺术家。就是说,不管是剧本创作者,还是艺术工作者,在创作或演绎任何作品时,首先思路得清晰,定位得准确。刘海粟先生也曾说过,演员比来比去,最后比的是文化。其实从演技来说,优秀的演员虽各有千秋,但到一定层次后大都在伯仲之间,最后比拼的其实就是文化,就是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理解,以及综合的人文底蕴、人文修养。
出精品,还要有相应的境界。戏曲演员进行创作一定要有一种“无我”的境界,才能抓准人物脉络。真正的艺术家是放下自己,先站在整部戏的高度来思考人物的意义及如何更好地刻画人物,再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去尽情发挥唱、念、做、打的技艺,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而所有的艺术演绎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1996年,我就曾在《火醒神州》中扮演过慈禧,那时还处于对新剧目创作的萌芽状态,剧本及所呈现的人物性格也与《曙色紫禁城》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但那时我开始关注人物塑造与展现艺术家自身技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一上来就关注某段唱能不能叫好,哪儿还能再发挥一下,肯定就把整部戏剧结构及人物内外在的逻辑打乱了。尤其是有了一定成就的艺术家,很容易把自己凌驾于作品之上,这样很难出现真正的好作品,因为他把自己的符号永远定格在戏中,观众看不到作品,看不到人物,看到的只是他本人,他本人又能给观众传达多少信息呢?
大家都在谈振兴京剧,怎么振兴?这不是单纯喊口号倡导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沉下心来思考。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振兴中国京剧自身内在的文化,具体到我们这些京剧艺术工作者,自身首先需要沉淀下来,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好作品?作品怎样才能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作品要精湛,必须经历千锤百炼。而作品的千锤百炼,又何尝不是对文艺工作者艺术修为和情感情怀的千锤百炼,何尝不是对艺术精神本身的千锤百炼!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抱诚守真 京剧 传承 创新 袁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