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王健林:如果一个大企业能带动一个县,扶贫就不那么难
去年12月2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右二)在丹寨县清华科技园铁皮石斛示范种植基地调研。
(黄晓海摄)
去年12月2日,60岁的王健林第一次踏足贵州省东南部的丹寨县,便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礼遇。这个以喀斯特山地和苗族人口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在他“考察”的必经之路树立了多个醒目的广告牌,迫切地告诉“王董事长”,他们期待能借力他和他的万达集团,“助丹寨腾飞”。
一天之前,万达与丹寨在贵阳签订了一份扶贫协议,承诺未来5年间,投资1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丹寨人均收入翻番。王健林说,希望找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扶贫模式,但他也说,一切才刚开始,“成不成功,两三年后再看吧。”
“聊出来”的扶贫模式
“这个模式是我们跟国务院扶贫办聊出来的。”王健林在丹寨走访的间隙对记者说。
去年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座谈会,王健林列席其中。在与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探讨社会扶贫怎么做时,王健林提出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由企业把一个县包下来,做产业扶贫,并实现普惠制。
在王健林看来,光给钱的扶贫难免蜻蜓点水,而且即使提高了人均收入,也很难做到普遍受惠。
“万达扶贫了20年,我看也没有总结出什么经验。”他希望未来能至少在两方面有所收获,“一是搞产业扶贫,授人以渔;二是普惠,至少95%以上贫困户都能受益。”
王健林还想趟出一条路之后,这种“由企业承包一个比较大的地区,实现整体脱贫”的模式能够复制和推广。“如果一个大企业就能带动一个县,现在中国有成千上万家企业,贫困县不到600个,我想扶贫就不那么困难了。”他说。
刘永富支持他的想法,并做了牵线搭桥的“媒人”。他见证了此次扶贫签约,并与王健林一起来到丹寨。
“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企业发财,当地发展,老百姓脱贫致富,既直接带动,又能带去发展思路,是造血。”刘永富说,“希望未来有更多民营企业跟上来。”
一个中国商人式的扶贫
在万达选择“承包扶贫”对象时,国务院扶贫办推荐了两个省份。“我们觉得选择贵州更有代表性。”王健林说。
这个省份也是万达庞大的地产、文娱产业的盲点。公开资料显示,除了贵阳万达影城和一个正在建设的五星级酒店,万达在贵州没有重要投资项目。
未来在贵州有何战略发展的考量?王健林说,“这次还是先搞扶贫吧,投资的事以后再说。”
即使抛开投资战略,丹寨扶贫项目依然透露出王健林的企业家特质。从9月份第一次与贵州扶贫办接洽,拿到6个候选县的材料,到最后敲定丹寨,仅仅用了70多天。期间,万达派了3批专家和高管实地考察,王健林没有来,但他对情况了如指掌。
“选丹寨,一来交通还比较方便;二来这个县有自己的特色产业;第三,我们的高管告诉我说,他们县的领导积极有干劲。”王健林说。
万达计划主要投资当地土猪养殖和茶叶种植两个行业:建设30万头规模的土猪养殖厂及配套的屠宰厂和饲料厂,贫困人口无偿入股,享受分红;建设万吨规模的硒锌茶叶加工厂,对农民种植的茶叶订单收购。
在丹寨,他一天跑了8个点。即使是扶贫,王健林也保持了一个企业家对于效率和效果的追求。
他不时交代工作人员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对于尚未动工的选址地,简单看看、问几个关键问题便走。而在蕴含商机的铁皮石斛茶种植基地,他仔细询问科研人员这个项目的经济效益,迅速找出“卖点”,并主动留下名片。最后,他与丹寨县委、县政府官员开会,敲定了合作的一些细节问题。
丹寨人杜芳成:
“如果有利可图,我就参加”
在丹寨,有人问王健林,他怎么看盖茨和巴菲特做慈善。王健林说,有些东西不能照搬。“巴菲特和盖茨主要以国际慈善为主,万达和我个人,以中国慈善为主。”他说,“中国贫困人口如果参照国际标准,还有2亿多,我们目标放在国内。”
那为什么要做慈善呢?王健林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可以说从小对贫困没有直接体会。“老祖宗教育我这样,爹妈也教育我这样。”他想了想,又说,“因为从小读好了孔孟之道吧。”
在万达与丹寨签约之前,许多当地老百姓都未曾听闻万达,更不知道王健林是谁。
兴仁镇烧茶村64岁的黄锦和,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在广州打工,他与老伴在家带孙子,全家只有两亩地,是标准的留守老人。
见到王健林,他很高兴,甚至一度亲热地拉着这位“董事长”的手。因为之前县里宣传,说万达集团支持养猪,而他养了4头母猪,这是他们补贴家用的主要经济来源。
黄锦和并不知道这个人常常出现在中国各种富豪榜的前列。“不懂不懂!”黄锦和用方言表示自己之前从未听说过万达和王健林,“我就是想再多喂点(猪),要是挣得多点,就把儿子媳妇都叫回来养猪”。
村民杜芳成也见到了王健林一行人。这个27岁的小伙子已经成家,但父亲身体不好,所以夫妻两人没有外出务工。杜芳成也是第一次知道万达,“以前没有听说过,不太关注这方面事情。”他说。
“反正如果有利可图,无论是他的养猪还是种茶,我都会参加的。”杜芳成用肯定的语气说。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企业 扶贫 王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