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十六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十六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持续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纪实

2015年01月23日 15:15 | 作者:汪俞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让“坚韧的美丽”与春天同行
———全国政协持续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纪实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看不见、有的听不见、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四肢残缺……他们是需要社会更加关爱和呵护的残疾人群体。就是这个群体,始终让全国政协领导集体和委员们牵挂于心。

1月22日下午,全国政协礼堂金厅,2015年第二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在这里召开。和往常一样,会议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坐一起,围绕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议题是为残疾人群体而设立——“残疾人权益保障”。

三小时的座谈会,气氛严肃而温情,与会者的发言犹如冬日暖阳,只为这抹“坚韧的美丽”能与春天同行。

选准题目持续奔走

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确保残疾人实现同步小康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残疾人事业一直是全国政协持续关注的重点,提出的许多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批示,并被国家有关部门借鉴和采纳。

2008年,全国政协社法委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情况”调研报告中指出,应将残疾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减免参保费用,该建议在国务院后来出台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得到具体体现;2009年10月至11月,全国政协社法委“残疾人权益保障情况”专题组又先后赴山西、上海等地调研,积极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疾苦,呼吁推动残疾人困难问题的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支持帮助下,我国广大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不过,残疾人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

因为牵挂,所以发声。2014年6月6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情况介绍会在全国政协机关召开,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正式成立。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负责人到场介绍相关工作进展情况,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相关专家学者也到会发表意见。

参与座谈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与广大残疾人密切相关的重要话题。全国政协此次再次牵头推动,将各个相关部门联合起来探讨协商,一定会为加快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挥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

扎实调研摸清情况

2014年6月15日至21日,7天时间,陈晓光带领“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专题组横跨辽宁、浙江两省开展调研,听取了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中国残联等部门的情况介绍。通过与两省各级政府、基层残联组织、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代表的多次座谈和对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托管中心、残疾人家庭的实地走访考察,专题组系统了解了两省残疾人养老保障及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截至2014年6月,全国共有持证残疾人2864.8万,其中60岁以上的有1062.4万,占总数的37.1%,远高于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4.9%的比例———这是一组让专题组成员集体“皱眉”的数据。委员们发现,由于残疾人群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高、就业和增收难,在养老保障和服务方面还面临很多共性的、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让专题组略感欣慰的是,从新农保、城居保开展试点至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都明确提出“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这项对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予以特殊扶助的政策得到许多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调研中,地方探索和积累的一些好做法,为下一步改革提供了思路,也给专题组带来启发———

在残疾人养老保障政策落实方面,辽宁省对本省年龄在55—59周岁之间且参加新型农村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补助55元,期间不停止缴纳保险费用。大连市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水平,将代缴范围扩大到三四级残疾人,并为重度残疾人代缴最低档次2倍的参保费。浙江省虽未规定全额代缴,但各市区基本都实现了全额代缴,湖州等地还大幅度提高了保障水平。

在残疾人养老服务方面,沈阳市设立政府买单的1600个居家养老公益岗位为残疾老人提供免费服务。大连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重病重残老年人特护养老院,对养老机构收住残疾老人给予每月200元的运营补贴。杭州市建立面向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的专业托管中心,集康复、医护、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集中托养智力、精神残疾人。湖州市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针对残疾人不同年龄段和残疾程度,建立托安养服务体系,集中托养每人每年补助1.5万元,日间照料或居家安养每人每年补助0.6万元。

一路调研,一路思考。调研题目和人群的特殊性,让委员们在调研过程中不敢也不想有一丝懈怠。接连几个晚上,大家自发地聚在一起阅读材料,研究数据,分析问题。“不可否认,社会转型加快背景下的残疾人工作依旧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我们将团结动员热心这一事业的各界人士,展开理论研究和课题调研,积极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的话,道出了所有委员的心声。

倾听基层积极建言

当前,残疾人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与关注。不过,调研过程中,一些基层代表却向专题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应保尽保”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当前残疾人养老还面临哪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如何?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执行效果怎么样?在专题组看来,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必须全面倾听各方意见,残疾人本身及残疾人工作者更有发言权。

“我认识很多残疾人朋友,父母老了或者去世了,不能照顾他们,只好一个人生活,很多还患有疾病,生活自理都成问题。”2014年6月17日下午,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的基层残疾人组织、残疾人代表座谈会上,大连市盲人协会主席杜青的开场白,让专题组成员的表情凝重起来。

下基层调研就是听真话听实话,专题组的诚恳与务实让现场好几位残疾人代表一下子打开话匣子:“现有公办养老机构大多拒绝接受残疾人尤其是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民办养老机构或是收费较高或是设施条件较差;针对残疾人的专业养老机构数量稀少;残疾人财产信托等专业服务基本处于空白……”

座谈会上,专题组深深感受到来自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生活及未来的忧虑。委员们认为,要探索创新满足老年残疾人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途径,健全老年残疾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建立残疾人养老服务专项补贴机制,有关金融机构应研究探索并开展心智障碍者家庭财产信托试点工作。

多次参与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新宪表示,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而确保将国家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面对面交流,才能心与心沟通。为更大程度了解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和残疾人专项补贴制度落实情况,倾听基层声音,2014年12月11日,全国政协社法委又联合中国残联在北京开展了“残疾人专项补贴制度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并入户走访。其中一位是享受辅具补贴政策的城区居民残疾儿童,另一位是享受重残无业补助的农民。“尽管残疾人专项补贴制度落实情况不错,但残疾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补贴,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都需要帮助。”参与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温建民感慨地说。

连续接地气的座谈走访让专题组发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重度残疾人养老风险提前发生率普遍偏高;非重度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参保缴费困难现象普遍存在;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较低,老年残疾人基本生活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专业养老服务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各类残疾人个性化养老服务的需求等。

专题组认为,当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使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必须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困难,以“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为核心,保障残疾人养老及其他迫切的民生权益。为切实保障残疾人民生权益,使其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专题组最终形成了《关于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的报告》,并提出了三大方面8条建议,内容包括多渠道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研究完善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探索创新满足老年残疾人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途径等。

双周协商为爱发声

其实,无论是调研报告、大会发言、提案,还是调研、走访、座谈,全国政协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关注和呼吁从未间断。正是这份持续关注与殷切关爱,让“残疾人权益保障”成为新年的第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讨论议题。

本次座谈会由全国政协社法委负责承办,尽管此前已承办了5次,但为了做好这次会议的案头工作,社法委上下仍全力以赴。确定筹备工作牵头人、任务分工、时间安排、调研重点、材料搜集……从去年11月份接到任务到座谈会召开,短短两个月时间,又值岁末年初,社法委办公室日常工作繁重,忙碌写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脸上。“加班是常事,但大家都没有怨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能为残疾人事业尽一份心力,大家都觉得特别光荣。为了让委员们对残疾人权益保障情况有一个更立体的认识,社法委办公室还专门汇编了一本“电子书”,内容涵盖了现有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国内外的做法和经验、研究文献等。

政协人才荟萃,如何请最合适的人选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社法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对委员的职业背景、研究领域、提案和大会发言的关注方向等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还要注重突出统战色彩和界别特色,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更多参政议政机会。“残疾人权益保障涉及多个方面,只有把各方专业力量都吸收进来,才能让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有务实性、可行性和前瞻性。

座谈会上,共有19位委员和专家发言。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李学举从解决残疾人就医、就业、就学的角度,建议创造条件,让残疾儿童回归社会、自食其力、得到教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介绍了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了解到的残疾人的情况,提出在国家层面建立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谢双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残疾人实行就业保护和就业促进是保护公民平等就业权利实现的具体体现;全国政协委员张健把目光放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上,建议尽快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构建康复体系。北京大学教授李玲从世界各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经验角度,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提高福利水平,动员社会参与等建议。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与会者纷纷认为,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建议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带着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真心和诚心,每个人都格外珍惜这次发言机会,力求全面深刻地反映残疾人权益保障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辅相成、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3个小时的座谈会结束了,关注和呼吁却并未中断。相反,全国政协对这个群体、这项事业的关注已成为一种情感、一种责任,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残疾人 全国政协 保障 养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