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春运回家图”呼唤亲情互动和精神家园守望

2015年01月30日 18:44 | 作者:杨朝清 |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到: 

  这两天,聊城大学美术学专业的大一学生王亚男画了一组《春运回家图》, 包含十余幅图,从排队购票,到准备行李开始回家,到排队乘车、回家旅途中想象父母在家中的场景,以及见到父母的场景,描绘出了春运中回家的整个过程,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被同学好友传到了网上,引发了广泛共鸣。 (1月29日《齐鲁晚报》)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春运回家”成为许多人发自心底朴素而强烈的情感诉求。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浓浓的乡愁,在流动迁徙和时空变幻中变得更加甘醇。“春运回家图”之所以打动人心,就在于浓浓的亲情让人觉得温暖,更点燃了人们回归家庭的渴望。

  尽管不同社会阶层在生存生态上存在鲜明反差,在“春运回家”一事上却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不论是在外求学的学子,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抑或在异地工作的白领,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许多人成为漂泊在外的“游子”。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常回家看看”通常成为一种看上去很美好的愿景;只有到了春节,回家才会成为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春运“买票难”、“出行难”成为一种无奈而艰辛的现实。只不过,当回家的欲望和亲情互动、精神慰藉的憧憬组合在一起,春运的痛苦便被冲淡了许多。换言之,累并快乐着的“春运回家图”,是人们为了享受合家团圆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再远大的前程,都从家起步;再忘我的奋斗,家都是归宿”,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之后,对精神家园和情感厚度的追寻与渴望,成为人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文化基因。透过“春运回家图”这扇窗户,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人和人、人和家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前一段时间,“没脸回家”成为热门话题。究其原因,回家原本是一个情感互动的平台,却异化为一个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竞赛场。在一个阶层固化、向上社会流动越来越困难的时代里, “以财富论英雄”的片面的社会评价标准,让一些年轻人成为“夹心层”——农村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承受着难以“向上爬”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承受着“寒门骄子”情结带来的沉重心理压力和负担;回家对他们来说,也可能是一段痛苦的“心灵之旅”。

  在消费社会,许多人情感表达的手段越来越商品化和工具化。殊不知,对于家人来说,陪伴是最好的礼物。走出情感表达单一化和社会评价庸俗化的误区,让回家只关乎情感本位和精神家园守望,是“春运回家图”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只有将亲情互动置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回家之旅才会更加温暖。

编辑:水灵

关键词:春运回家图 聊城大学 亲情互动 精神家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