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张玉河:“师古师心师造化”

2015年03月26日 15:10 | 作者:照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t019a37ec4a88fb4838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民革中央画院画家张玉河

 

 

  张玉河自幼酷爱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研习古今书画三十余年。受教于刘静文先生,并得到王学仲、李铎、欧阳中石、张立辰、刘大为等先生指导。揣摩众家之特点,汲取各派之专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国画以山水画为主,兼攻花鸟,尤善鸡、鱼、荷花;书法以楷书、隶书为主,兼行草及篆刻。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家书画大赛中获奖并入编书画集,多幅作品在《书法报》、《中国老年报》、《西部时报》、《神州》杂志、《中国名家书画》杂志等媒体上发表,并被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等多家权威机构收藏。近年来,书画作品又深受新加坡、日本及港澳台等国家及地区人士喜爱并被收藏。

 

  出生于山东的张玉河,齐鲁的文化气韵和圣贤的道德文章,给予了他无限的艺术才情,更造就了他对中国传统书画最初的热爱。

 

  张玉河擅长花鸟画,尤爱画鱼。历代书画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描述对象,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可染的牛等,件件都是精品。而张玉河独辟蹊径,以鲤鱼作为描画对象,独特新颖,可谓用心良苦。细观他笔下的鱼,无论是群鱼争欢,还是双双嬉闹,甚或一条独游,都传达着作品之外的一种联想、一种思绪,让人感到这水中精灵的美丽和超越美丽的灵动。使你不得不惊叹,这水中的精灵是自然的杰作,更是画家的灵魂和情怀的寄托。其画可谓神形兼备,用笔、用墨、用水带着明显的情感灵动,笔墨浓淡相宜,淋漓酣畅,奔放的气势跃然纸上。这源于他生性对鱼的喜爱,多年对鱼的习性、情态长期观察、细致体会、潜心研习的成果。在他的作品中,笔墨随着他的心力恣意滚动、涂抹、挥洒,无论是淡彩还是浓墨,总是十分合适地挥洒出动人的瞬间效果,并让这些瞬间效果幻化、凝固成为经典。即便是留白,也有他独到的地方,恰如其分表达着中国画含蓄、想象的意境。鱼画无论是画面的布局还是笔法的运用,总能让人感到清新,还有饱含在清新之外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力量。鱼儿的欢畅出游,鱼儿的健康活力,鱼儿的内心世界……张玉河用他的艺术语言,完美地再现了生活。《群龙戏春》把鲤鱼置于春天的背景下,一条条流线型的鲤鱼游弋在桃花之下,与落英嬉戏,群鱼嘴巴微张,分明都在欢笑,在唱着春天的歌谣;《泉清柳叶新》则是春天的另一种写照,画家用春风新裁的柳叶、欢快出游的鱼群,描写、讴歌了一个个蓬勃的春天。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重头戏。近年来,张玉河又把自己的主攻方向定格在山水画上,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创作了一批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题材。他认为,山水是人类生存依赖的风水宝地。爱自然、爱山水,是人类生存的重大命题。为了画好山水画,张玉河遍临古人,遍访名山大川。他把自己在山水画上的理念概括为“三师”:“师古师心师造化”,从这“三师”中可以看出,在学理渊源上,他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在山水画的技法研究和运用中,注入了历代山水画家们的精髓,他时常拜读及研究历代山水画大师的作品,从中吸取大量的精华,使他的创作充满活力。他注重写生,认为古人山水画的各种皴、擦、点、染,是从真山真水中体会出来并运用到笔墨上,而这种体会,不但需要对大自然的观察、写生、感受,更需要对社会、对大自然的感情和激情。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张玉河 中国当代书画 画鱼 山水 花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