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科学准确定位,走特色办学之路

九三学社中央:聚焦民办教育 破解“木桶效应”

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多采用普惠制的支持方式,来促进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5年04月24日 09:50 | 作者:杨琴冬子 |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分享到: 

原标题:九三学社中央:聚焦民办教育 破解“木桶效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些年,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更多选择,“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教育”,九三学社中央深入调研,持续建言。

  民办教育发展中的“短板”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100多年前现代大学兴办模式自西传来,民办大学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担纲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主力。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民办大学。该校创办的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学术研究上独树一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创办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更是中国民办大学之翘楚。抗战期间,该校流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办教育悄然兴起。当时,国家财力有限,公办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于是民办教育在全国各地兴起,并成为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上世纪90年代,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经过大量调研发现,我国每年只有7.9%的适龄青年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大量渴求知识的青年被阻在大学门外。同时,国际经验也表明,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包下耗费巨大的高等教育。世界各国在国家大力投资办学的同时,都十分注意私立学校的发展。例如,东南亚的印尼、菲律宾等国,私立高校在高等学校中的比例达60%以上,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私立高校的比例达为70%以上,许多私立大学(如哈佛、耶鲁大学等)早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基本国情要求多种教育形式并序发展。1995年,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李正才、余恕诚在大会发言《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引导行业、企业部门为展职业教育出力,形成多种层次、多种形式职业教育网络。”

  针对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999年,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大力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指出:“目前民办高校办学社会环境不够理想,国家在政策上没有给予办学者应该有的土地、房产和税务等优惠条件。国家没有正规的民办高校教师资格和职称评定认定手续;学生在学期间得不到应有待遇。社会对于民办高校也存有偏见。”“中央和省市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不健全丶权限不明确,力量薄弱。”2000年,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沈静珠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去一直是靠政府来办,其规模和数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1999年高校招生160万,比1998年大幅提高,但适龄人口入学率只有10.5%。高等院校教学经费每年虽有所增长,但仍显不足。这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相差甚远。而各类民办高校不靠国家投入,同样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为青年提供升学深造机会。民办高校应该作为国家办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得到肯定和支持。”

  2002年,九三学社中央原常务副主席王文元通过课题调研向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大力发展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大会发言。发言指出:“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民办高校把办学当作赢利手段,收取过高学杂费;二是少数办学机构中‘家族式’、‘家长式’管理方式比较严重,致使行政、教务、财务等方面存在混乱现象;三是一些民办高校不顾自身实际一味贪大求高,采取各种手段由专升本,有的甚至办研究生院,影响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身教育质量的稳定;四是招生中虚假宣传、争抢生源、超能力招生等现象突出,教学质量不能保证也并不不少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加大了教育投入,公办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有了较大改善,当政府财政好转,特别是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后,民办教育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当教育总体规模扩大,特别是高等教育已经面临生源不足情况下,民办教育发展的道路又在何方?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何彬生呼吁加快民办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大繁荣。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高等学校主张从教育行政化的‘捆绑’中挣脱出来,以实现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的大学‘原生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摒弃‘管不了的事’和‘不该管的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尽快出台民办高校自主招生的有关政策,让民办高院有自主组织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向社会挑选优质生源的机会。”

  破解“木桶效应”

  教育问题是多年以来九三学社中央关注的重要方面。九三学社中央多次围绕民办教育面临的困难开展调研,寻找破解“木桶短板”之路。

  破解一:科学准确定位,走特色办学之路。2005年,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到北京吉利大学考察民办高校办学情况时就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向各种人才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国际开放”,“在专业设置上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扩大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注重培养职业教育人才。”2015年3月,九三学社中央“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问题”座谈会在京召开。韩启德连发三问:“当前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面临从根本上看要明确战略定位的问题。譬如,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要不要分两个轨道?如果分的话,从什么阶段开始分比较合适?又如,民办教育到底是公办教育的补充还是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要着重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多采用普惠制的支持方式,来促进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因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除了办学投资主体不同外,其他属性均是一致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学校是具有公益性的单位。《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民办教育工作必须把“为社会公众服务”作为办学首要任务。民办教育最大的使命就是回归一种责任感,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把创办优质民办学校作为办学目标。

  破解二:做好顶层设计,走内涵发展之路。2014年7月,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就“民办教育与职业教育”课题,率调研组赴贵州省进行考察调研。邵鸿指出:“政府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要未雨绸缪,做好总体规划,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研究并调整供需比例,在同一个区域内,按学生数量及分类,合理配置中职、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学校建设;二是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不但着眼于眼下,还要着眼于未来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合理地设置职业教育专业;三是职业教育中公办与民办的关系,思考如何发挥好民办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四是人与物的关系,不但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加大对职教师资培养等软件建设的投入。”

  破解三:政策积极支持,走长足发展之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评价的良性体系,并通过立法保障实施。2015年2月,教育部发布工作要点,强调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随即,“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亦列于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2月,人民政协报刊登九三学社常务副主席邵鸿的文章《尽快出台民办高校生均拨款政策》,文中指出:“当前民办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家政策不平等。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突出表现为民办和公办高校资金投入和各种制度待遇的巨大悬殊,《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的规定远未得到落实。”“国家给予民办院校一定的生均拨款,有利于切实帮助民办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克服和缓解当前面临的困难,获得稳步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较为稳定的国家财政支持,民办院校建立素质较高并且稳定的师资队伍,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才有整体上的可能。此外,这一措施显然也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转变职能,提升民办院校办学自主权,使之能够真正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自主办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针对建立国家对民办高校的生均拨款制度,邵鸿提出具体建议;“在国务院目前正在制定的有关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的文件中,正式写入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明确主要用于支持学校为教师购买‘五险一金’、提高教师待遇和改善教学实训条件,拨款额度可暂定3000元左右,具体实施可从经教育部认定的民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开始,逐步扩大范围。此外,今后在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条例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中,也应将此标准明确写入,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民办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惟有这样,民办教育才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民办教育的使命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杨琴冬子)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九三学社 民办教育 短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