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年05月10日 09:29 | 作者:任仲平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原标题: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任仲平

  (一)有一种记忆,如同人类文明的火种,永远不能熄灭。

  5月的莫斯科,无名烈士墓前的长明火炽烈地燃烧。激昂的战歌在红场上空回荡,战士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这里举行。乐曲雄壮,战旗飘扬,俄罗斯受阅部队步伐铿锵,中国、印度、独联体国家等的方队一一通过红场,共同接受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检阅。

  盛大的阅兵,将人们的思绪拉回烽火连天的岁月。从浴血搏杀的欧洲大陆,到逐岛争夺的太平洋战场;从同仇敌忾的亚洲战区,到大漠硝烟的非洲前线……感天动地的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中坚守和平的希望。

  那一页历史不容忘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四大洲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被卷入战火,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财产损失4万多亿美元。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兵燹之灾。战争的空前残酷,让历史学家将20世纪称作“极端的年代”,它“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

  那一页历史必须被铭记。“24时整,我们走进了大厅,1945年5月9日开始了。”苏联元帅朱可夫在自传《回忆与思考》中这样记叙。20多分钟之后,德军将领凯特尔在苏、美、英、法四国代表面前签署了投降书。而在远东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湘西会战刚刚全面打响,美军正在冲绳岛准备同日军展开太平洋战争中最惨烈的厮杀。3个多月之后,日本投降,二战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失败、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共同胜利画上句号。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阅兵式结束,习近平主席同其他领导人一起来到无名烈士墓,向为正义与和平献身的烈士们献花。重读碑文,抚今追昔,胜利日的阅兵如同历史翻页时的巨大回响,提醒全世界人民时刻挽紧和平的臂膀。

  纪念,不仅仅是为了慎终追远,更是为了让和平常驻、正义长存。70年过去了,死神并未走远,战争之门也远没有真正关闭。历史正在重新解读这个深邃的命题:7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人类失去了太多,而又究竟收获了什么?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二)“明天,对于年轻人而言,是纷飞的诗歌,是湖边的漫步,是数周的完美恳谈。但是今天,是战斗的时刻……”用生命品尝过战争残酷的人们,更知道和平的滋味是如何甘甜。

  时光倒回到70年前。凌晨听到德国投降的消息,莫斯科市民蜂拥来到大街上,许多人还穿着睡衣睡袍就跳起舞来。“胜利啦!我们胜利啦!”纵情的欢呼声响彻夜空。

  人们有理由欢庆,因为胜利如此艰苦卓绝。“飞机狂轰滥炸,扔下的炸弹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多!”——中国战地记者胡济邦忠实记录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全过程。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最惨烈的时候,“新到的红军士兵平均生命不足24小时,而红军军官则不多于3天!”战后多年,马马耶夫高地依然荒凉,因为青草都无法穿过厚厚的弹片层。从莫斯科到柏林的1500公里直线距离,平均每一米就掩埋着5.7名苏军将士的遗骨。库尔斯克大会战中,双方超过6000辆坦克鏖战数月,胜利的天平在最后一刻倾向坚强的苏联人民。

  人们有理由铭记,因为牺牲如此壮怀激烈。抗战打响,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投入敌人火海,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击碎。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无数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最后她6位至亲至爱的人全部战死沙场。台儿庄激战的最后时刻,守城的一个师消耗殆尽,只剩下一小块阵地。也就是在这一天,师长池峰城接到了集团军司令孙连仲的指示:“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旗帜下共同抗战,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用鲜血争取民族独立,用生命捍卫人类正义。

  人们有理由骄傲,因为正义如此坚不可摧。同仇敌忾中,善良的人们义无反顾跨进同一条战壕。缅甸“仁安羌大捷”,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拯救了500余名美籍传教士、新闻记者和7000余名英军,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露齿而笑”的英姿,一直为驻缅英军司令史莱姆铭记。在反法西斯中国战场上空飞翔着的,不仅是大名鼎鼎的美国“飞虎队”,也曾有被誉为“武汉上空的鹰”的苏联空军志愿队。中国战场上先后活跃着三四十个国际医疗小分队,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晋察冀敌后抗战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法国医生贝熙业冒着生命危险开辟出一条“自行车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的“空中桥梁”,从美国东海岸到欧洲的“补给生命线”,从印度到中国西南的“驼峰航线”,一条条交通动脉,凝聚着正义的力量。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民众凝聚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筑起力挽狂澜的钢铁长城。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是因为时间的河流里沉淀着人类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回首是为了正确地认知,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共同守护历史真相与和平果实,才能让正义不可战胜。

  (三)最早的抗争,最终的胜利。如果没有中国的持久抗战,二战的历史必将是另一种写法。

  早在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导自演“事变”,在欧洲战端尚未开启之时,就掀起侵略中国的序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独力支撑着东方战场的局面。1937年7月7日,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场。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华民族的奋起抵抗,使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旷日持久的中国抗战,不仅支持了英美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战略,而且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原因。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不断加强的“中国的壮丽的防御战”是阻止希特勒征服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斯大林感慨“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英国首相丘吉尔则承认,“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也许会有20个师腾出手来……”

  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铁蹄践踏之下,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愈战愈勇,以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牵制并消灭了日军大部分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深陷于中国战场。中国的顽强抵御,推迟了德、意、日轴心国的军事联合,使日本在欧战爆发时未能在军事上配合德国;中国艰苦卓绝的努力,阻碍了日军的北进图谋,消除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后顾之忧;中国排除万难的相持和远征,打乱了日军的南下布局,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合流。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奠定了五大战胜国之一的历史地位。在这场战争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70年后,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郑重写下这句话,既是对战争的客观总结,又是对战后重寻未来和平之路的思考。

编辑:玄燕凤

01 02

关键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纪念 和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