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京津冀协同防治大气污染 做好“去”和“跨”的功课

2015年05月21日 17:30 | 作者:叶青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在考虑多个省市的生态问题时,就要大胆地“去行政化、跨行政区”,构建若干个生态保护区,以提高保护之效率。

  中国很多问题的产生在于行政分割,因为各省的省会城市不可能恰好是在省域行政区的中心,有的区域远离本省省会,而离周边的省会城市却很近,但是这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在考虑多个省市的生态问题时,就要大胆地“去行政化、跨行政区”,构建若干个生态保护区,以提高保护之效率。

  把京津冀的生态保护圈扩展到“3+5”。仅就京津冀来解决京津冀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一阵大风又都刮过来了。除了京津冀,把周边的省区即山东、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视为京津冀生态保护的外围,形成一个华北生态保护区。每年召开“3+5”的生态保护联席会议,统一步骤,为京津冀建立有效的生态屏障。

  以此类推,除了这个华北生态保护区之外,全国可以设若干个生态保护区,如东北、中部、西北、西南、东南沿海等生态保护区,尽可能把生态环境相类似的区域纳入一个生态保护区,便于操作。

  在保留现有各地各级环保机构的基础上,把环保执法机构独立出来,实现政策执行与执法检查分离。现有的环保制度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自己执行环保政策,自己执法检查,为了完成经济发展的政绩,必然出现执法不严的结果,环境污染难以根治。环保执法独立之后,既可以监督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环保法规执行情况,又可以监督环保部门自身的执法情况。

  把京津冀生态保护区分为多个执法区。“3+5”是一个大的保护区,对于京津冀这个“3”来说,又是一个独立的执法区。可以打破行政区划,把京津冀整体分为冀南、冀北、冀东、京津四大块,成立四大环境执法局,集中原来在各级环保部门中的执法力量。从现在大气污染源来看,除了大城市的汽车尾气之外,就是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染,容易形成大面积的雾霾,也很难说清楚雾霾是谁造成的。集中环保执法力量,既没有增加人员负担,又可以提高执法成效。在京津冀的生态保护区内,要保证环保执法的统一性。

  按经济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省市为单位安排经济活动,必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只顾自身经济总量的提高,而无法顾及周边省市的大气环境等。如果京津冀上升为一个城市群经济区,那就可以以城市群来规划三地的经济发展格局。目前,中国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是北方的关键城市群。建议把京津冀地区视为一个经济区,对三地内部的行政边界“视而不见”,规划出工业区、行政区、商住区、物流区、教育区、研发区、旅游区、生态区等等,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再细分为钢铁区、汽车区、纺织区、服装区等,避免三省市产业上的“大而全”“小而全”。

  最近,北京现代第四工厂最终确定落户河北沧州,就是出于企业自身严谨考虑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方面,北汽集团在河北沧州地区和黄骅港有一定的自身产业基础,按照北汽集团和韩国现代方面的整体布局规划,未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将成为北汽集团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沧州自身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河北沧州、保定与天津都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紧邻京沪高速,交通四通八达。未来沧州将构建一个近百万辆产能的综合汽车产业基地,将形成汽车制造、物流、对外出口、汽车零部件生产的集群。原来规模较小的分散在京津冀其他地区的汽车工厂也可以陆续关闭。同时也可以解决河北钢铁产量过剩却缺少终端产业的问题。

  总之,只要三省市坐下来商讨,把相近的产业归拢、梳理,不仅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竞争力,而且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常委、民进湖北省委副主委)

 

 

编辑:水灵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 防治 大气污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