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5)项目在京启动

白岩松呼吁:做一个有胆有识之人 把胆固醇管起来

2015年06月09日 19:29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01

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与其他专家一起共同呼吁有效管理胆固醇,对抗动粥疾病。

 

  人民政协网讯(记者 李木元) “大家煮粥时会发现,如果你煮得很稀,哗就能倒出来,它不挂壁;但如果你煮得粥很稠,粥就会挂壁,要是干了就很难铲下来。人的血管健康时柔软有弹性,能保证血液的通过量,但是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下,血液开始变稠,就如同你在体内煮‘稠粥’,血液越稠越容易挂壁。当挂了壁之后,原来有弹性的血管开始变得硬和脆,并且逐渐恶化,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用形象贴切的比喻说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

  6月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辉瑞中国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5)”在京启动。2015年,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动粥疾病危害性的重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将“对抗动粥疾病”纳入到今年的项目传播主题中。在启动会上,白岩松呼吁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人,用医学常识和社会共识来“把胆固醇管起来”。

  与此同时,由来自全国著名三甲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和肾内科的45位全国知名专家携手倾心撰著的我国首部聚焦动粥疾病和“坏胆固醇”的科普图书——《血管保卫战》,正式和广大读者见面,从多角度对动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进行了全方面的知识普及和临床治疗经验分享。

  动粥疾病成头号杀手,“坏胆固醇”是背后元凶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伟伟教授介绍,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的统计结果,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我国每天因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因此,动粥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美国的心血管病拐点出现在1965~1970年间,但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上升,其上升趋势主要为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近年我国总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有所缓解,是高血压防控使脑卒中发病和死亡上升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的结果,但同期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快速上升,如不有效防控血脂异常,势必面临双重的疾病负担,前期的防控效果亦将面临被弱化抵消的风险。

  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一致认为,“坏胆固醇”偏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原因。美国心血管死亡率下降的主要20年间(1980~2000年),归因于血脂管理降低的死亡事件为24%,位列第一,血压管理降低的风险为20%,吸烟12%,运动仅为5% 。现代医学的解剖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是“坏胆固醇”。由“坏胆固醇”组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除了会造成血管径狭窄、影响脏器供血之外,它还不稳定,容易破裂或脱落,掉下来的小斑块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堵塞血管,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胆固醇管理已有成熟的国际经验。例如,世界著名的芬兰北卡项目和美国弗雷明汉项目中,胆固醇均为核心干预策略之一。2011年,美国启动的百万心脏项目是一项针对慢病一级预防的国家战略,胆固醇管理被列为核心措施之一,明确提出了慢病预防的“ABCS” 策略,其中C(Cholesterol)代表血脂管理,与血压(B:Blood pressure)具备同等重要地位。

  “血管保卫战”的三个关键词

  陈伟伟指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较易识别的动粥疾病的危险因素相比,公众关于血脂异常的认知率偏低。要想有效对抗动粥疾病,提升公众的胆固醇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是当务之急。从管理胆固醇的角度出发,对抗动粥疾病有三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心梗和脑梗

  动粥疾病是血管中的潜伏杀手,公众熟知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慢性肾脏疾病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都属于动粥疾病范畴。

  动脉粥样硬化会逐渐阻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像“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或卒中,危及生命。

  关键词二:最主要危险因素

  在启动会现场举行的《血管保卫战》新书发布访谈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马为提到,由于“坏胆固醇”升高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许多患者对胆固醇管理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认为“血脂高一点没关系”,直到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动粥疾病时才追悔莫及。

  事实上,“坏胆固醇”是导致主要动粥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马为介绍,血液中过量的“坏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斑块,使得血管的管径变窄、血流减少,从而导致心脏、大脑等脏器缺血,造成动粥疾病的严重后果。因此,马为呼吁公众提高对胆固醇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坏胆固醇”造成恶果之前,把它有效管起来。

  关键词三:他汀

  那么,“坏胆固醇”升高之后,是不是光靠“少吃多动”就能让胆固醇指标恢复正常呢?马为解释说,人体内约70%的胆固醇是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对于绝大多数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坏胆固醇”偏高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无济于事,必须使用他汀类药物才能降低超标的“坏胆固醇”。一旦停药,内源性合成酶继续升高,“坏胆固醇”继续在体内过量合成,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再次升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教授在现场访谈中表示,出于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等原因,目前国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这意味着这部分患者的血管无法得到持续的保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在停药后将会再次升高。

  樊东升介绍,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人群中他汀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长期服用他汀药物的患者只要在治疗随访中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并定期检查身体,就能有效监测并控制药物的副作用,无需过度担心。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项目 在京启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