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迎接新世纪迎接新世纪

《苦干》中的经典镜头解读

2015年06月12日 16:04 | 作者:匡丽娜 张华州 整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在美国形成了一个舆论热点。

《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在美国形成了一个舆论热点。

 

 

  “轰炸摧毁了这个国家,但轰炸能击垮建立这个国家的人吗?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心,我们看到中国是如何抗敌,时刻创造着奇迹。

  这就是‘苦干’,刻苦的奋斗。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深入在他们的灵魂与命运之中,永垂不朽。”

  ——摘自《苦干》解说词

  镜头一:

  小土坡上,有一群衣着简朴的游击战士,有的拿着大刀,试着锋刃,有的坐在地上,将手中的步枪靠在肩头,有说有笑地谈论着什么,有的行走在乡间的田野上,有的乘船航行在河道里。这是纪录片《苦干》里一组有关广东游击队的镜头,片子里的解说词这样说道:

  ———游击队员们穿着青布衣衫,他们难以被击败,因为抓住他们是件难事。他们和一般农民、店主、学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就来自这些行业,衣着与他们完全一样。在中国,像这样的游击队员不计其数,他们突击驻守的敌军,堵塞道路,炸毁桥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日军部队。他们身手敏捷,出手果断,撤退迅速,与敌人持续周旋。

  解读:

  “这是关于抗日游击队不可多得的珍贵影像资料”。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介绍,“中国共产党从1937年8月起,就部署在日军占领区域及其侧后方,广泛地发动了游击战争。”到1938年,中共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宝安、增

  城、惠阳、博罗、中山,以及在潮汕地区,广泛地建立了游击武装。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华南各地先后成立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等抗日武装。这些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多次粉碎日伪军“扫荡”,作战2000余次,歼日伪军1.4万人,自身发展为2.7万人,成为坚持华南抗战的中坚力量。

  镜头二:

  1940年8月19日-20日,日军对重庆实行惨烈大轰炸前,防空人员在高处悬挂起红灯笼预警。人们带着小板凳和随身小包袱,从容不迫地找防空洞躲空袭。大街上,一位穿着蓝色棉布旗袍的女士,打着太阳伞,一脸镇静地往防空洞走。一些市民秩序井然地乘坐轮渡,向南岸转移。

  解读:

  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战时首都重庆成为日军轰炸的重点目标。当时重庆防空司令部规定:悬红色球1个,表示敌机有空袭本市动向,市民应预先准备或疏散;悬红色球2个,表示空袭警报(即敌机1小时内将空袭),要求市民全部避入防空洞,在警报解除前不许外出。

  “红灯笼和红球台分设于市郊和市内制高点。‘红灯笼警报’成为战时重庆的特定产物”,市内如小什字的美丰银行顶楼、纯阳洞、李园、虎头岩等处,都是悬挂之地。如今,重庆还留有“红球坝”地名(渝中区文化宫后门附近),可见影响之深。

  警报出现后,市民们有水路和陆路两种选择。走水路,可乘坐轮渡、木船,过长江上南山躲避;或者顺流东下,到溉澜溪等地躲避。走陆路,则只有一条沿嘉陵江西行的公路,警报一响,小轿车、客车、人力车挤在一起,人喊马叫川流不息。有时,人们一天要跑两三次警报。

  老重庆人陈未云曾回忆说:“进入十八梯的防空洞后,漆黑一片,里面早已坐满了人。宪兵拉着我向里面硬挤,踏在别人身上,两边的人把我推来推去,最后跌落在人堆中。一小时后出洞,阳光刺目,好一阵才适应过来。”

  镜头三:

  轰炸来临前,人们在买水果。经过日机的一阵狂轰滥炸后,重庆城浓烟四起,大火燃烧房子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巨大声响,流离失所的人们没有呼天抢地的哀嚎,在废墟中,人们开始寻找任何有用的东西,即使是一根针或者几片废金属也不放过。

  解读:

  从1939年到1941年的3年间,是重庆遭遇轰炸最严重的3年。从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开始,日军对重庆的轰炸就具有无差别轰炸的性质。

  但是,重庆人并没有被残暴的轰炸所吓倒,抗战意志也并没有因此挫伤。在大轰炸期间,重庆上空时常响起防空警报,“躲警报”、“钻防空洞”几乎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常态。

  当时市区的一面墙上,写着“愈炸愈强”的标语。“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的工人,警报没有解除就加紧抢修水电设施;校舍厂房被炸毁了,广大师生和工友们随炸随修。断壁残垣间,机器声隆隆作响,读书声朗朗入耳。”

  在患难中,重庆各界人士亲如兄弟姊妹,当时在一些背街小巷,由于停电路黑,家家门口都点着“太平灯”(煤油灯),以方便行人。

  饱受灾难的重庆人民,还化悲痛为力量,出力唯恐我最少,捐款不让人独多。在1940年的全国劳军运动中,重庆市民踊跃捐款,捐款数占全国总数的75%;在1941年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发起的“一元钱献机运动”中,重庆各界共募集到150余万元。

  与此同时,重庆文艺界还利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的雾季(这一时期经常大雾弥漫,不利日机空袭),举行大规模的演出,史称“雾季公演”。

  镜头四:

  在战时儿童保育院,一群年龄大小不等的孩子在一起洗澡、剪头、吃饭、睡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用一双大眼睛,一直好奇地盯着摄影机看。

  解读:

  抗日战争时期,众多儿童流离失所,吃穿无着、处境堪忧。在这特殊的艰难环境中,1938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又称战时儿童保育会总会)在汉口成立,全国各地也纷纷成立了保育分会,办起了一些保育机构,救助难童。当年的5月1日,全国首个保育院——汉口第一临时保育院成立。

  当时,先后有20余个保育分会及数十所保育院遍布全国大后方,其中重庆至少有12所(以当今重庆市域而论),包括保育总会直属保育院8所,育儿、育婴、慈幼院4所。以一般每所收容儿童500人计算,保育会总计收容儿童3万多人。进入保育院后,孩子们所学的文化课大多与外面的小学课本相似,除语文、数学外,还有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常识。除文化学习,老师们还对孩子们进行抗日救国教育,教唱《保育院院歌》、《大刀进行曲》等。

  1939年1月,《新华日报》记者田禾实地走访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四川分会第一保育院(简称“川一院”或“歌乐山保育院”),称其为“三千尺上的自由天地”———孩子们自己办了壁报、图书馆;最有趣的是会客室旁边的小公园(即巴山公园),它完全是由孩子们开辟出来的,铺路、筑鱼池、砌草坪、建亭子,连监工员都是孩子;小公园后面的小牧场养了兔子、小羊、鸭子、鸽子,每天轮流两个同学管理。

  据了解,从歌乐山保育院走出了不少在各行各业有突出建树的孩子,例如中国电影剪辑“第一把剪刀”傅正义、中央乐团副团长首席小提琴杨秉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家伍必端、地貌专家龚国元等。

  镜头五:

  史考特骑着一匹马从朝天门码头,沿着石头梯往上走。画面中,骑在马背上的他既紧张又兴奋。画面解说词这样说道:“重庆,中国战时的中心,一座修建于山丘和峭壁上的城市。据说从码头要走300步才能抵达重庆城,我数了数,其实是340步。”

  解读:

  重庆依山而建,地势高低不平,交通发展难度大,旧时的运输工具有川式的滑竿、轿子、板车、独轮车、人力车、马车、小木船等。重庆人将人力车夫、抬轿子的滑竿师傅,及拉船的纤夫统称为“棒棒”。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山城的街头出现了许多私人小汽车,江上也开通了用于供人乘坐的过江小火轮,重庆的交通运输较战前有了较大改善。

 

 

编辑:曾珂

关键词:《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