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王蒙、范迪安、赵一凡、王安对谈:价值建设与文化弘扬

2015年06月29日 08:40 | 作者:文字整理/谢颖 杨雪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50629002-zx9_副本

王蒙

 

  编者按:

  日前,应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之邀,王蒙、范迪安、赵一凡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和世界文化”这一话题进行了对谈,并回答了与会学生的提问,王蒙文学艺术馆馆长王安主持对谈。他们的对谈活泼接地气,紧扣生活,推心置腹,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本刊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

 

  王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请王蒙、范迪安、赵一凡三位老师谈谈他们的看法。

 

  王蒙:价值观的问题最近说得挺多,我说一点自己的体会。我觉得价值观的问题,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从小不管你提不提“价值观”这三个字,或者提不提“价值”这两个字,我们做什么事都还是有一个判断,有一个选择——好跟坏。譬如说我们上学时说他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呢?首先他学习好;第二他不和同学打架;第三他不做损害学校的卫生、秩序这些事情。这说明我们认为他的行为有一种价值,爱学习是一种价值,维护应有的秩序也是一种价值。

 

  再譬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传媒时代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天天都有,我就收到过这种微信段子,说是一个人走在路上,看见一个老头躺在地上哼哼,他就琢磨,要不要把他扶起来?听说只要把他一扶起来,他就要讹你,说是你把他碰倒了。所以他就走过去说,我可是一个月只挣1000块钱,你看我扶你不扶你?那个老头回答说:“去去去,找个挣得多的来扶我!”这个是段子,不能完全相信。虽然说法很多,但是像这样讹人的毕竟很少,非常少。还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家长让孩子去偷东西,看哪儿没有人这东西又好揣进口袋赶紧跑。这样的现象还是少之又少。所以说,这里有一个界限,一个什么界限呢?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对于好坏、善恶、真伪、美丑是有自己的一个基本看法的。

 

  关于价值观,我谈过好多次了,可是我不能保证我准能背下来价值观那二十四个字。背不下来不等于说我对价值观没有了解。你要是让我说,我把它简化一下,就是你要做好人,你要有好的心肠,你要发好心、行好事。反过来就是说不要做坏人,不要有害人之心,不要做违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违背你个人长远利益的、恶劣的、犯法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人心的问题,是一个是非的问题,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践行价值观的关键就在于这二十四个字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能够对接。价值观从哪来的?是从每一个人的心里边来的,是从中华优秀文化里面来的,是从人类文化里面来的,而这些文化是离不开美好的人性的。

 

  价值观要与人性、人心、情感联系起来

 

  王蒙:孔子把价值的问题理解得非常简单,非常简明,甚至有些天真。譬如说他认为,从小就孝悌的人,将来不会犯上作乱,不会做坏事。实际情况要比孔子说的稍微复杂一点,因为贪官里头,据说也有孝子。但是孔子的意思还是对的,孔子是向人性喊话,向人性发言,希望每个人把人性当中最美好的那一面表现出来。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方面来理解,那么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就不应该是外在的,而应该是出自人的正常的良心,是内发的,是我们应有的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我们应有的对一个集体,往大里说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于人类,往小里说起码是对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希望。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和谐地生活,希望少一点暴力,少一点战乱,少一点饥苦,少一点灾难,这都是和我们内心深处的人性联系在一起的。

 

  文化很复杂,我看网上说现在文化的定义一共有260多种。虽然非常复杂,但是我觉得为了人类有更好的处境,有更好的生活,也可以把它简单化,说的再简单一点、通俗一点,甚至于说得有点过于简单了———就是希望大家都过好日子。所以我老说,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有效性,有效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使承受了、接受了这种文化的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不是说接受了这种文化以后,你就活不下去了。整体的文化是为了使人类,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更幸福、更美好、生活质量更高。所以,我认为,价值观的问题要能够和人性、和我们心性、和我们的情感、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子女、和我们的兄弟姊妹、和我们的邻居、和我们的同学朋友联系起来,我相信这样的话,大家都乐于把价值观的问题做得更好。

 

C20150629003-zx9

范迪安

 

  价值观与生活、心灵、情感、道德的提升

 

  王蒙:我现在最反感的就是在电视剧里头也好,在什么法制与社会频道的电视节目里也好,怎么一看男的和女的谈恋爱都是在那儿互相算计?不但互相算计,而且最后不是这个把那个杀了,就是那个把这个杀了。这个东西看多了真是要人命啊!爱情本来是最美丽的,应该属于诗歌的范畴,是我们文学的范畴,爱情决不能变成公安、政法、罪案学的范畴。

 

  我看过一个微型小说,我特别喜欢这个小说,谁写的我忘了。它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农民老头,到城里看他上大学的儿子。他儿子事先给这个老头写了一封长信,这信上就订了20多条规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上厕所的时候不要把箱包委托给一个陌生人给你看着,手机不能借给陌生人,当着陌生人不能掏钱,当着陌生人不能掏身份证……反正他说了一大堆。写完这个信之后又打电话,打完电话之后又发短信,反复告诫,就认为你这一路上危险重重。最后这个老头很顺利地来了。儿子很高兴就问,你这路上没跟陌生人说话吧?老头说我怎么不说话,我两天才到这儿,不说话我就憋死了。儿子又问,你没有上厕所的时候托人看东西吧?不让人帮着看东西我怎么办啊,那么大的东西,我怎么带到厕所里头?老头所有的事情都没按儿子信上说的办,最后他很快乐很正常地到达了。我认为这还是多数的情况,所以我们对于人类是有信心的,我们对中华民族是有信心的,我们对中华文化是有信心的,我们对人类文化是有信心的。

 

  范迪安:王蒙先生是语言大师,他用非常引人入胜的语言,把我们不知不觉地带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的理解之中。当然,语言后面是思想,是对历史、对现实的有种穿透力的,我们称之为“洞察”的思考。

 

  我想先分析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这个字。“观”首先是看,你怎么看?从哪个角度看?看到了什么?学美术的人都知道,上来老师就教你先把观察方法掌握好了,你才能画好。观有角度,近观、远观,中国的透视还讲平远、高远、深远等不同的观看。有了“观”才能对这个世界,对自然、社会现象,对客观存在有自己的一种感受,而且这种感受通常是视觉的。另一方面“观”也是对问题的价值判断,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你的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善美也好,假恶丑也好,要有认知的角度。所以“观”不仅仅是动词——看,同时也是个名词——判断。“观”字包括了对问题的了解、认识、感受,也包含了对问题性质的把握。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很强的针对性。刚才王蒙先生讲了,讲文化的有效性也好,讲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好,都需要在历史的坐标点上来看待,用以解决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

 

  历史坐标的横向是一个时间轴,远的不说,在这个时间轴上,中国社会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外来的殖民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为了摸索一条正确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付出了巨大努力,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了21世纪这样一个时间的节点上,国家发展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历史时期,这要求我们每一个公民在生活、心灵、情感、道德方面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提升。王蒙先生的小说写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人生,讲了那么多主人公的命运,我理解他一方面是直面现实,另一方面也是饱含希冀,追寻着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坚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期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出三句话,十二个词,二十四个字,从三个层面进行了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来说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从社会层面来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来说的。它们紧密联系,互相补充,不可分割。它吸取了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吸取了一百多年中国人民奋斗中的正面经验和负面教训,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历史的坐标还有一个纵向轴,就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今天谈论世界离不开中国,同样,谋求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世界上不同文明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都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相互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怎么参照别人把自己做得好?在强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优点的同时,与世界形成一个更加良好的互动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恰逢其时,它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情感诉求、心理追求,也体现着我们对世界的诚意。我想,结合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结合我们自己的思想情感,把修身和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自觉遵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讨论就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了。

 

C20150629001-zx9

赵一凡

 

  富强,才能支持中国

 

  赵一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刚才范老师说了这十二个词,每个词两个字,又分三层或者三个段,是非常精致的一套词汇。它的风格符合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教化形式。有美国汉学家分析说,这是中国要给她的老百姓一个理念,把大家团结起来,消除浮躁和各种争执,心平气和地谋求共识。

 

  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层意思为富强,富强才能支持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将近180年了,费正清先生说长达一百多年的中国持续不断的革命是人类史上没有过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这个古老的文明让它跟上世界,目标就是追求富强。现在中国又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路口,怎么走?往哪儿走?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大国,不能再遭人践踏、欺凌,我们要富强、要自尊。“富强”二字打头,很好。它就像是火车头的发动机,总领全局,大家目标一致,因为这是为国家好,为大家好。

 

  第二层意思为法治。这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大成果的一个体现。社科院有位清史专家,专门研究清朝特别是晚清官员的经费往来及腐败现象,他不是只研究和珅,连左宗棠、曾国藩、包括林则徐细致的流水账他都研究,每年有多少应酬?官饷银子够不够使?用什么办法能够补一点?这位专家研究后认为,中国的人情关系网、家族势力没有法治约束是不得了的。

 

  第三层意思为诚信。中国文化里面一些好的东西必须坚持,诚信是其中之一。我们祖先一向以教化为最高的本事,什么是教化?就是圣人言,教孩子好好守规矩。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标准已经深入中国老百姓的理念中,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说法有所不同。他们喜爱忠臣,厌恶奸佞;喜爱仁义和良善,厌恶不仁不义和为非作歹,这已经是我们非常好的文化传统,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好好继承。

 

  王蒙:“富强”确实是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里头一上来的两个字,这两个字包含了中国180年来的痛,多少人的血泪、痛苦、耻辱,就眼看着中国任人宰割。孙中山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词可了不得,他提到“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亡国灭种的危险”,这又厉害了。“富强”和“爱国”关系特别深。二十四个字实际是一个整体,第一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项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项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像“一带一路”,这都是和富强、和民主、和爱国、和现代化、和民主、和法治、和公正、和友善、和诚信分不开的。要是整个国家的人都不讲诚信,谁还敢跟你上这个带,上这个路啊?一上这个带、这个路您给人家坑了怎么办?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看到这个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是能相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稀奇古怪的。我们要把它变成我们的常识,变成我们的底线,而且把它都联系起来,我们爱这个国家就是要让它实现这些东西。我们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我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种在我们的心里。这个核心价值观千万不要把它弄得抽象化。它和每件事都有关系,和“一带一路”当然有关系,如果国家不发展,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软实力,没有足够的文化魅力,如果文化没有提供人民有效的生活质量,那么何谈“一带一路”?

 

  我觉得我们生活的一切是离不开某种价值的选择的,我们办学校当然也是一种价值,传道授业解惑,建设一个文明的社会。范迪安院长讲得特别清楚,他说包括我们美术上的视觉形象,都表达了人的那种善良的、美好的、进步的一面的要求,所以我相信核心价值观经过一段大家的研究讨论之后,实际它是活的一种东西,是一个生根在我们心中的东西,这是我的体会。

 

  人物介绍:

  王蒙为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

  范迪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赵一凡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安为王蒙文学艺术馆馆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价值建设 文化弘扬 价值观 王蒙 范迪安 赵一凡 王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