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吴为山:写意之魂

2015年07月09日 10:00 | 作者:谌强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伫立在中国美术馆花园里的吴为山雕塑《齐白石》

伫立在中国美术馆花园里的吴为山雕塑《齐白石》

吴为山在希腊考察

吴为山在希腊考察

 

  法国当代雕塑大师、法兰西学院主席、终身院士克罗德·阿巴吉有次访问中国时,在中国国家画院的花园里看见一座青铜雕塑。那是一位身着长衫、美髯飘飘的老人,手里拿着笔和纸本,正极目远眺,摹写眼前的景物。

 

  写意的手法,洗练的语言,传神的韵致。面对这尊雕像,阿巴吉立即拿出速写本开始临摹,并用汉字抄写下作品的名字——黄宾虹。

 

  回到法国不久,阿巴吉在巴黎偶然遇到了雕塑家吴为山,俩人迅速在艺术上找到了共同语言。阿巴吉拿出临摹了黄宾虹雕塑的速写本,对这位中国的艺术同行说,他在中国看到一件非常出色的雕塑。

 

  吴为山告诉阿巴吉,这正是自己的作品。素昧平生,偶然相遇,两位雕塑家却通过“黄宾虹”的牵线一下子成为知音。

 

  四次高考

 

  1962年,吴为山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中学老师,国学功底深厚。童年的记忆中,吴为山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的藏书,尤其是古代名画册特别多。

 

  九岁时,吴为山全家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那时,他刚开始学画画,“老师”便是家里的画册和瓷碗上的青花。下放到农村后,“老师”则换成广阔的原野和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

 

  那时学画,对于吴为山来说,只是个爱好,高中毕业时,他选择报考的还是理工科。虽不是心甘情愿,可连老师都说,实现“四个现代化”靠的不是画画,而是数理化。

 

  可是,连续考了两年,阴错阳差,吴为山都离录取分数线差了一分。第二年考完之后,县里招生办来动员,让他到无锡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去学习泥塑。

 

  父亲亲自送吴为山来到工艺美校。见学校小、学生少,儿子对父亲说不愿上这个学校,要回家去。父亲写了一首诗鼓励他,说人要立大志,学数理化可以报国,学泥塑也可以报国。

 

  正是父亲的这首诗,将少年吴为山留在了向世界雕塑高峰攀登的出发点上。

 

  学了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吴为山竟爱上了这里。师傅们教他做惠山泥人、阿福,塑《西厢记》《牡丹亭》《打渔杀家》等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将民间艺术和智慧点点滴滴传授给吴为山。

 

  当时,一些受到政治运动冲击的“右派”大学老师,有的还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因未落实政策而留在学校教书。素描、雕塑、油画等西洋艺术与色彩绚烂的中国民间彩塑,惠山泥人与大卫,西洋雕塑的写实与中国民间雕塑的写意,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着“对话”,也给了吴为山艺术上的启蒙。

 

  两年的泥塑学习不仅为吴为山打下了艺术的基础,也让他对泥土有了别样的感情。

 

  20岁那年,吴为山在回故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再次参加高考,竟被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同时录取。但遗憾和无奈的是,去南京艺术学院报到时,学院按当时工作不满两年无高考资格的规定,拒不接收他。

 

  于是,吴为山转投南京师范学院,本以为柳暗花明,不料上了不到两个月的课,学校也以同样的理由让他退学了。

 

  无奈之下,吴为山回到故乡一家小工厂上班,没有想到,他的第四次备战高考竟是从厂里一间安静的“书房”开始的。

 

  厂长见设计玩具图案的吴为山有才华,努力且和善,便在厂里安排了一个小房间,让他每天到工厂后不用上班,而是去那里读书学习备考,每个月仍有几十元工资。

 

  第四次高考,吴为山又一次被两所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曾想留住他而终未留住的南京师范学院。

 

  艺术之根

 

  吴为山的第一件雕塑精品——林散之塑像,诞生在故乡南京这片温润的土地上。在此地,他还留下了许多精品力作,包括其规模最大的雕塑作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而南京博物院等一批机构也纷纷建立了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吴为山雕塑工作室等。

 

  林散之、钱松岩、萧娴、宋文治等许多文化名家,都是吴为山嫡亲伯祖父、大学者高二适的至交。虽然,吴为山到南京读大学时,伯祖父已故去数年,但他仍得到了林散之的教诲关爱。

 

  在南京师范学院学习油画并留校执教多年的吴为山,曾特意到北京大学进修了一年心理学。少年时就常常听到父亲说文学就是人学,当他学习并从事艺术,深入研究美术史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的根本还是关于人的学问。

 

  吴为山到北京大学进修,期望自己在这个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进修期间,他撰写了《视觉艺术心理》一书。

 

  学习愈久,思考愈深。吴为山从北京回到学校后,立即着手建立雕塑教研室。他认为,大学的美术院系里,不管任何专业都应该学习雕塑,了解人类的原始造型方式。全人类都是从原始艺术的意象过渡到写实的,要在大学中建立雕塑教研室,将西方雕塑的写实和中国雕塑的写意结合起来研究。

 

  34岁那年夏天,吴为山应荷兰艺术基金会邀请,作为交流学者赴荷兰参加“中荷红白蓝艺术项目”研究。在欧洲陶艺中心,他向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展示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历史文化名人肖像雕塑,生动展示了用雕塑艺术书写的中国文化史。

 

  当曾经访问过中国并与费孝通会见过的荷中友好协会主席林德尔斯见到吴为山塑的费孝通雕像时,感到格外震惊,对这件传神之作赞赏有加。

 

  于是,林德尔斯向吴为山索要了他的艺术资料,并请求荷兰政府邀请这位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雕塑家为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塑像。

 

  吴为山接受了这一盛情邀请。高贵的神情,睿智的目光,如郁金香花般迷人的微笑,吴为山用雕塑艺术定格了贝娅特丽克丝女王这一美好的瞬间。

 

  也是在欧洲陶艺中心,美国的陶艺大师高森秋夫因欣赏吴为山的艺术才华,邀请他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在旧金山举行雕塑展览。

 

  展览带去的三十多件小型雕塑作品,深受业界同行的关注和赞许。而在美期间,一个从南京打来的越洋电话,又一次激励吴为山翻开了艺术人生的新篇章。

 

  当时,吴为山还是南京师范学院的一名讲师,但南京大学决定请他来校执教,并通过学术机构评定其为教授。学校专门成立雕塑艺术研究所,聘请他为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当吴为山登上归国的航班时,全新的工作和使命已急切地等待着他了。

 

  那一年,吴为山36岁。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吴为山 写意 雕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