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查士标临《竹前槐后诗卷》

2015年07月31日 09:16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查士标临《竹前槐后诗卷》

查士标临《竹前槐后诗卷》

 

米芾 《竹前槐后诗卷》

米芾 《竹前槐后诗卷》

 

  《竹前槐后诗卷》,行书手札,纵29.5cm 横31.5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

  竹前槐后午阴繁,

  壶领华胥屡往还。

  雅兴欲为十客具,

  人和端使一身闲。

 

  米芾 《竹前槐后诗卷》,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内容为致希声的书札。希声是米芾好友黎的字。前半段为文字说明,后半段是米芾的自作七绝一首。

 

  “非才当剧”一词,可见谦谦之意,自得心情溢于言表,全诗透露出闲适满志之情。书写此札时,米芾从失官赋闲的落魄之士,升迁为雍丘县令,这应该是旧党重新得势后对他的照拂,或许就是苏轼兄弟的提携。雍丘县令为正八品,虽是微官,却是米芾有生以来做的最大官。所以他对黎说“非才当剧”,言似谦抑,其实掩盖不住沾沾自喜的情绪。

 

  米芾高兴的心情也直接从字的体态上看出来,整幅作品给人跳跃的感觉,笔画粗细对比强烈,细致笔画飘飘欲飞,有些字却很厚重,这样轻盈又不失稳重的功夫着实非人人所能写出的。先看两个“芾”字,首字的“芾”横画取法于褚遂良,波磔有致,提按分明,第五行的“芾”字,横画先逆起,笔势向上往右一扯,收笔处往下带,体态上虽没有前者宽绰,但后者的劲道是前者所没有的,深稳精熟,备极生动。

 

  此作品的笔画变化丰富,笔笔多不重复,锋利的笔触如“剧”、“英友”、“具”等,厚重的体态如“缺”、“为”、“午”、“阴”等字。加上米芾特有的摆荡风格,错落有致。全篇笔意灵动,映带自然,疏密对比强烈,如第二列“缺然”的连带,节奏感十分明显,显得轻松自然。墨色变化丰富,“槐后午阴”用湿笔,而后两列为枯笔,润而不腻,枯而不干,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全篇最后一字“闲”字饱蘸浓墨,稳重异常,使得全篇书写节奏自此戛然而止,同时也强调了作者所强调的主旨——“一身闲”。

 

  米芾一生留下的手札精品成百上千,加上刻帖的话,就更多了。刻帖有的虽然已经变形,仍无法掩盖飒爽英姿。每札不同,千变万化,格调不变,潇洒出风尘,时有惊人之笔。

 

  作为清代行书大家,査士标平生主学董其昌,董其昌也是学米的,通过董其昌再来理解米芾,而后又有自己的感悟。这在书家的取法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比如民国谭延闿昆仲学翁同龢,翁学颜,谭氏也直接学颜,通过翁来理解颜,而后又加入自己的理解,自成一家面目。

 

  从临作的形制来看,处理成一件竖幅,未见署年份,笔法得力于董其昌。通过这种节临方式,获得一种与古人沟通极佳方式,有古有我,若即若离,不失为一种从临摹过渡到创作的好方法。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与弘仁、孙逸、汪之瑞称“新安四大家”。家富收藏,故精鉴别,擅画山水,为海阳四家之一。明末秀才,明亡后弃举子业,专事诗文、书画。天性聪慧,在扬州多与王翚、恽南田、笪重光、孔尚任、石涛等当时画坛和文坛名流结交,相互切磋,转益多师,画风多变,或笔墨纵横,粗犷豪逸,或笔法荒率,干湿互用,秀润高华,或笔墨生峭劲利,枯寂生僻。晚年直窥元人之奥,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书法以行、草见长,书出米、董,上追颜真卿,颇得精要。时称米、董再生,名重天下。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查士标 竹前槐后诗卷》 米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