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胃肠道潜伏“夺命杀手” 高危人群需半年做一次胃镜

2015年08月18日 14:14 | 来源:新华健康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晏珊)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胃肠道间质瘤,这个读起来有点拗口的病名,不仅百姓颇感陌生,很多医护人员也对之了解甚少。“该瘤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每百万人口中约有15个新发病例。但目前,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上并不少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徐文通说,“尽管它不是癌,却一样可以夺人性命。”

  症状隐蔽与不少消化道疾病相似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具有不同恶性潜能的肿瘤。尽管多一半的微小间质瘤表现为良性肿瘤特性,但是随着胃肠道间质瘤的增大,部分可发生恶变并发生转移,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50%以上的患者已发生肝转移和腹腔转移,其中65%的患者都会转移到肝脏,因此致命。” 徐文通说,“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受到胃肠道间质瘤的威胁,但遗憾的是胃肠道间质瘤仍然未能引起公众足够重视。之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胃肠道间质瘤早期症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健介绍,胃肠道间质瘤在诊断上具有很大难度。它生长在腹盆腔内,而腹盆腔的空间很大,所以在早期肿瘤体积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的肿瘤是在常规体检时偶然发现的。随着瘤体的增大,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腹胀、腹痛、黑便和贫血,但这些症状也多为非特异性,容易和大肠癌、胃癌、胃溃疡等混淆,这就导致病人往往不能及时对症治疗。

  “由于胃肠间质瘤常发于消化道的固有肌层,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长期被误认为是来源于平滑肌的肿瘤,故此被称为平滑肌瘤。而一些边远地区的医生还没有充分了解胃肠道间质瘤,容易误诊,疗效差转诊后,才发现其实是胃肠间质瘤。”徐文通说,“另外,由于胃肠间质瘤生长在黏膜下,需结合临床,综合内镜、X线造影、CT、MRI、PET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及内镜活检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而往往很多边远地区的医院没有这样完善的检查条件,因此很容易被漏诊。”

  坚持治疗患者生存期可达五年以上

  尽管胃肠道间质瘤有如此可怕的威力,但是对于该瘤的治疗,李健表示目前通过手术切除和靶向治疗,很多晚期肿瘤患者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中位生存期可达五年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活到十年左右。

  据了解,手术切除是根治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大约70%~90%的原发无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能够实行根治性手术。但是,李健表示:“85%的具有高危因素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在手术后会复发,大多数还同时出现肝转移或腹膜转移,虽有可能再切除,但难以提高生存率。因此,除了手术治疗,还要结合靶向药物治疗。”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进入体内,不仅会杀伤肿瘤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而靶向治疗则像“长了眼睛”一样,当药物进入到体内就能够直接找到有问题的部位,发挥其药理作用。它作用于主要导致间质瘤发生发展的特定致癌基因,阻断KIT蛋白质的信号,使得癌细胞停止生长和增殖。

  “随着多个口服靶向药物的问世,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进入了新时代。其不仅对恶性转移或手术不能切除的胃肠间质瘤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并显著改善了对第一代靶向药物耐药的胃肠道间质肿瘤的预后。但是靶向药物是遏制癌细胞生长并非杀死,所以靶向治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患者停药,肿瘤容易再次生长,所以患者必须坚持长期服用。”徐文通说,“我们门诊有一名女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坚持服药,已经活了十一年了,这几年她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上班,甚至前不久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高危人群应半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2014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中指出,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不足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据了解,日本政府从1963年起就出资在40岁以上人群中普查胃癌,日本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超过60%;韩国在40岁以上人群中进行筛查,胃癌早期检出率也有40%左右;而我国住院病例中超过90%的胃癌病人是进展至中晚期才就医的。

  “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治愈率。”徐文通建议,45岁以上人群应该一至两年做一次胃镜常规检查,而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癌病史,和胃溃疡或者胃息肉的高危患者应该半年做一次。”

  据报道,从2012年开始,国家卫计委发起的一项名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北京、广东、山东等9个省份展开,针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五大类共6种癌症的高危人群进行评估、和免费筛查。据了解,该项目有望于2017年左右在全国31个省份开展。李健希望,在一些偏远山区也能推广类似的早癌筛查项目,从根本上控制癌症的发病率。

 

编辑:赵彦

关键词:高危人群需半年做一次胃镜 胃癌是恶性肿瘤之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