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优秀文学作品需要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

——访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2015年08月24日 09:11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日前,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的公布引起巨大关注。评委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评奖情况以及获奖作品、长篇小说发展进行了阐释和评价。

 

  谈评奖:越往后越困难

 

  今年5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52部参评作品名单公布后,评委们开始了作品阅读工作。从7月29日到8月16日,评委们集中起来进行投票,依次从252部中选出80部,再从80部到40部,接着40进30,30进20,20进10,最终在8月16日进行第六轮投票后,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对于这样的流程,陈晓明认为是非常严谨的。“评委都是文学领域的专家,长期关注长篇小说发展,所以4年来很多作品都看过,有些甚至是重新阅读。对于过去没有看过的作品,现在要补看,有些不错的会仔细阅读,而有些作品的确离茅奖标准有很大差距,则主要是浏览了。”陈晓明认为,评委熟悉这个领域,对作品有自己的基本判断,因此并不存在评委短时间内阅读200多部作品只能囫囵吞枣这样的问题,而多轮评选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评选的严格公平。

 

  那么茅盾文学奖评委对作品的阅读有什么特殊之处?作为文学评论家,在本届的参评作品中,有二三十部是陈晓明写过文学评论的,对这些作品非常熟悉。对此,陈晓明指出,从写评论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分析作品、阐释特点,而作为评委阅读这些作品,则必须从评选标准来考究,要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的统一。比如王蒙先生的《这边风景》,要强调它的意义,它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做了最为真实详尽的描写,并且对多民族生活的表现是独一无二的。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很少有作品能写出这么多少数民族一起生活的场景,写出了真切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确实热爱那片土地。

 

  除5部获奖作品外,本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有一大批名家名作,如贾平凹的《古炉》、《老生》,王安忆的《天香》,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妈阁是座城》等等。“一批作家作品旗鼓相当、各有千秋,给本届茅奖评选带来很大困难,也使评委压力倍增。”陈晓明坦言,有很多没有获奖的作品确实也非常好,尤其是进入前30、前20、前10的作品,而茅盾文学奖4年评选一次,资源紧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出取舍,需要深入细致的比较、考量、评品、斟酌,最后才能做出困难的选择和决断。而在评选过程中,越往后越困难。

 

  此届茅盾文学奖仍然采用实名制方式,最后一轮评委投票结果用表格方式清晰呈现出来,可以看出,5部获奖作品得票相对集中,优势明显。如《江南三部曲》、《这边风景》、《生命册》、《繁花》4部作品得票量在50以上,《黄雀记》获得40票,而落选作品基本在10票上下。针对这种情况,陈晓明告诉记者,进入淘汰阶段后,每一次投票前都会分组讨论,每个评委可就自己所关注欣赏的作品谈看法,并可就作品展开讨论,这种方式比较有效率、有建设性。通常来说,优秀作品的得票会越来越集中,每一个评委个体兴趣不同,通过对话讨论,可以保证优秀作品不被遗漏。经过多轮讨论评选后,大家的共识也会逐步增强。

 

  谈长篇小说: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作为四年一次的文学盛会,茅盾文学奖是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全面检阅,评奖结果也代表了这一阶段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陈晓明看来,长篇小说创作题材丰富多样,但可以看到作家对生活表现的个性化意识越来越鲜明。“过去我们的长篇小说习惯于历史叙事,在普遍历史的规约下来写作;而现在,小说意识得到不断强化,通过文本的变化表现主题,长篇小说的叙述艺术、艺术性有相当的提升。”他进一步解释,“提升”指的是找到独特的个人叙述方式:比如,《繁花》复活了古旧上海的文脉,在传统文体、方言等之中来表现生活;《陆犯焉识》也是结构非常紧凑的作品,整体感很强,小说内在逻辑有张力;林白的《北去来辞》把个人私生活写成了历史,在海红的家长里短中,勾连出革命的记忆,这种笔法很厉害;而苏童则有着很好的小说意识,他把艺术形式与小说的寓言哲理建立起一种投射关系。《黄雀记》中的绳子,捆绑了祖父,也捆绑了仙女,还有很多人,从中可以看到人与人的关系,爱与恨都是用捆绑的方式。这根绳索一直起作用,连接着逻辑关系。苏童注意结构的呼应和对称,这种小说艺术形式很漂亮。

 

  艺术性对长篇小说创作有什么意义?陈晓明强调,长期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叙述结构上偏于薄弱,很多作品习惯于平铺直叙,以时间线性展开,没有隐喻,没有呼应关联,缺乏暗含的冲突张力。结构问题是小说艺术的基本要求,即使是两三个人物,在紧凑的结构下,也能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总体来说,中国小说对艺术形式的追求还是不够强烈,小说艺术趋于简单。在小说艺术上,如何汲取世界文学最优秀的经验,与汉语文学的千年传统、百年传承有力而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创建中国文学新的高度,这依然是一个急待探索的文学课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优秀文学作品 艺术性 思想性 茅盾文学奖 陈晓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