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精神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思考

2015年08月26日 08:49 | 作者:梁春武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精神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与思考

  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新当选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在这次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从此,“中国梦”,这一伟大的战略构想开始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头激荡。

  一个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情怀,是境界,是信仰,人无它则不立,国无它则不强。而中国梦就是点燃中国人精气神的引子。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大决定和部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正是看到了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每一个国民的重要影响。

  正因为如此,十二届全国政协开局以来,俞正声主席多次提出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围绕这一主题,全国政协在2014年开展了重点提案督办调研,今年则赴四省区就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开展了调研。

  今天全国政协将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500多位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将对此问题展开思考、碰撞。

  24个字,要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党的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概括。

  今天的社会是价值观多元的社会,每个人对生活、职业都有不同追求,但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必须认同。

  但,如何将这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确是个难题。

  “这里边有一个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的问题。”多次就这个问题率团调研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每次座谈会上首先都要谈到学习问题。因为学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而说不明白别人就没有兴趣了,更何谈践行?

  “这24个字不是宣传口号,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写在墙上、画在书上,而要记在心里,落在脚上”、“要知行合一,不能形式主义”……全国政协委员向来都以敢说真话著称,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调研中也不例外,针针见血,直击要害。

  不仅指出现象,还会给出良策,这也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特点。参加了今年6月全国政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专题调研组在宁夏和甘肃调研的冯双白委员就建议在学习宣传过程中要做到“四化”:要历史化,认同历史,在历史追溯过程中重读历史;要生活化,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家风、家规、节日都是重要载体;要典型化,着力打造优秀的文艺精品,日常行为也要树立价值观的典型;要故事化,讲好中国故事、家庭故事、身边故事、每个人自己的故事。

  学习宣传需要好的载体,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结合时代特点,运用好新媒体。陈力委员建议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教育手段,不能为了突出主旋律违背宣传规律。

  对于网络被一些背离价值观的负能量新闻充斥,何为荣委员显得相当激愤:“对英雄革命先烈质疑抹黑丑化的民族还有希望吗?”他建议,一定要打击网络谣言,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何为荣委员的激愤完全可以理解。由于社会的转型,当下中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信仰缺失,这在相当一部分干部、知识分子、群众、青少年中都有所表现,真是到了不讲不行的时候了。这是参与调研的很多委员的共同感受,杨承志委员便是其中之一。她认为,知信行一定要统一,知是知晓,信是信念,行是行动,知晓渊源脉络,坚定理想信念,身体力行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原则。

  在做明白这点上,应该在培育上下功夫。委员们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决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春风化雨式的滋润,需要持之以恒的教化,需要坚持不懈的引领。

  继承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概括了二者的紧密联系。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深情地讲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在2014年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则进一步列举了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比如,“民惟邦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等等。他认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他要求,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今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中,全国政协就选择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这一主题,据了解,这个主题也是全国政协十二届十二次常委会分组讨论的议题之一。

  为了做好这次调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做了充分准备,在调研地点的选择上也煞费苦心,最终确定,宁夏甘肃吉林山东四省(区)。这四个地方,在保存传统文化方面各有千秋:宁夏是神秘西夏文化的集中地,甘肃是飞天的故乡,吉林的高句丽遗迹对史学界意义重大,山东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委员们有共识。对于如何发挥,委员们觉得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重视。概括起来,就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其实要辩证来看,委员们认为,首先我们要保证传统文化弦歌不绝,不能断代、不能断档;其次要分清精华与糟粕,继承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能食古不化继承表面形式。

  “三皇不同礼,五帝不同乐”,创新是当下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委员们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与时俱进的基因,也有着和时代不太合拍的节奏。因此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要从小抓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扣子是我们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之一,很普通,但当它被附上哲学的含义,就显得不一般了。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是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进行座谈的时候提出的谆谆教诲。他在阐述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时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好一个生动形象的“扣子说”,让人印象深刻,倍添思考行动的动力。

  同时,“扣子说”还精准地点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那就是青少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太阳说”到“扣子说”,党的领袖对于青年一直都期许有加。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重要的指导方针,也是对这种期许的实践回应。

  从去年到今年,全国政协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开展的数次调研中,虽然主题选择的是融入社会生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等不同侧面,但是从娃娃抓起、重视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一直是调研团成员关注的重点。

  刘长铭委员是北京四中的校长,他参与了今年7月全国政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专题调研组在吉林和山东的调研。一路走来,他阐述的核心观点就是:要重视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和家庭要双管齐下。他认为,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完成人格的初期构建,社会的负面影响多是通过家长传递,所以家长对社会不良影响的纠正至关重要。而在学校教育中,说教不大管用,因为说教远远比不上生活。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要通过践行渗入情感层面。

  教育是改进完善社会风气的龙头。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陈力委员认为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社会新风尚往往也是孩子在起主导作用,所以要把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全国政协的调研团不仅提出意见建议,他们调研的过程其实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为青少年做出榜样的过程。

  今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两次专题调研,去了四个省(区),每到一地,委员们都会到学校,与学生们交流,有时还会给他们上一堂精彩的传统文化课,润物无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印记,增添他们对价值观的认知。

  而在去年,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督办调研中,主题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民教育也包含其中。正如刘长铭委员所说,社会的各种风气会通过家庭和学校传导给青少年,所以方方面面都应该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为社会树好风气,为青年人树好榜样。这次调研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业等地,了解到了“落细、落小、落实”等鲜活经验,提出了要有好载体、加强顶层设计等意见建议。

  100多年前,梁启超面对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在他《少年中国说》中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年轻,令人心潮澎湃。

  而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该如何培育什么样的民族魂,来塑造我们民族的新人呢?

  委员们做了很多思考,仍在思考着。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调研 思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