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我家的抗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我家的抗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我家的抗战:梦中仍随将军征

2015年08月31日 13:54 | 作者:口述\谷恒安 整理\张毅 刘晨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父亲谷瑞雪,字丰信,又名连合,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乡宋村人。父亲曾是张自忠将军的贴身警卫,也是张自忠将军殉国时身边唯一活着突围出来的人。父亲常常提起自己追随张自忠将军抗战的往事:“张自忠将军‘尽忠报国’了,几十年了,我经常梦见侍立在他的身边,为他站岗,在梦中看到将军和他身边的炮火与硝烟,像过电影一样,清楚得很啊……”每次讲完这段话后,他又会背过身去,不让我们看他发红的眼圈。

  1937年1月,父亲投笔从戎来到驻守北平南苑的29军38师手枪营当兵,张自忠将军时任师长。

  “要把自己锻炼成为拿起武器能杀敌,拿起笔杆能写文章的战士,要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在张将军的督导下,29军成立了一个演讲训练班,目的是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对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那时父亲是上士班长,也是演讲训练班的成员之一。在一次“应该怎样去死”为主题的演讲会上,父亲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把力量献给神圣的抗战事业,把鲜血洒在打击侵略者的疆场上”的决心。一席话打动了出席活动的张自忠将军。

  演讲会的第二天,在父亲给张将军站岗的时候,张将军把父亲叫到跟前,亲切地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中都有什么人?”听到父亲回答家中有父母、兄嫂、弟弟,还有两个妹妹,张将军高兴地说:“这样的家庭很好,可以不用分神,要把全部精力贡献给神圣的抗战事业。有没有这点决心?”父亲又立正大声回答:“报告总司令,不但有,而且很坚决!”一星期后,张将军通知手枪营营长和二连连长,调父亲到总司令部给他当卫士。

  1937年到1940年这三年间,父亲一直是张自忠将军的贴身卫士,跟随张自忠将军南北转战,亲身参加过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武汉会战后,张自忠将军已因战功卓著升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59军军长,原手枪营也随之成为军部(总司令部)的警卫营,父亲依然跟随在张将军身边。

  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父亲经历了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1940年5月16日,在随枣战役中,张自忠将军率部在湖北宜城十里长山一带与日寇决战,由于寡不敌众,日军攻势猛烈,张将军在指挥突围时战斗身中数弹,血涌如泉。下午5时许,敌人的包围圈缩小了,随着敌人火力愈来愈凶猛,手枪营的官兵已伤亡殆尽,这时,张将军身边就只剩父亲一人了。父亲扶着张将军想往密林中去,但张将军只是坚持:“沟里什么都看不见,怎么指挥?”他坚强不屈,誓不后退,非要站到高处不可。突然一颗子弹又从他左胸穿过,日寇已从各方面包围过来,年轻的父亲急得号啕大哭,张将军笑了笑说:“你这小子,哭什么?战死沙场是军人的本分嘛!我觉得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问心无愧。”此刻他坐在地上,呼吸已有困难,紧接着从西南方向又飞来几颗子弹打在身上,左眉梢上边也中了一弹。就这样,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为国家、为民族,在长山山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壮烈殉国。

  张将军牺牲时,身边的战士只剩下我父亲一个人了,他哭着把张将军晚上做被用的大衣盖在张将军身上,靠着“二十响”驳壳枪的威力和居高临下的地势,冲开敌人包围圈,且战且走。第二天,父亲拖着多处负伤的身体爬到附近村子里,遇见本部侦察员才得救,随后,他向骑九师师长张德顺通报了张自忠将军牺牲的噩耗。

  在这之后,我父亲继续随原部队辗转抗日,一直到抗战胜利,身为上尉连长,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多次立功受奖。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和战友们一起,热泪盈眶,载歌载舞,欢庆八年抗战的胜利,感叹胜利的来之不易。抗战胜利后,转入北京警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到傅作义部下任少校团副,北平起义后,父亲返乡从事医务工作。1993年,76周岁的父亲安然离世。此去黄泉,也许能再次侍立在张将军的身旁。

  (谷恒安,1955年生,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城关乡第一初中教师。)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我家的抗战 梦中仍随将军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