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甘肃泾川大云寺迎请安奉1964年出土佛祖舍利

2015年08月31日 15:35 | 作者:刘玉桃 高莹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8月28日天蒙蒙亮,在众多高僧大德的奏乐诵经声中,4粒佛祖舍利从甘肃平凉市起运赴故土甘肃泾川县大云寺。

 

  当日上午11时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平凉市佛教协会会长、平凉市法轮寺方丈妙林大和尚带队,于甘肃泾川大云寺迎请安奉佛祖舍利。

 

佛祖舍利起运,高僧大德诵经。 刘玉桃 摄

佛祖舍利起运,高僧大德诵经。 刘玉桃 摄

 

  增勤法师,妙林大和尚双手合十,虔诚祈祷,而身着黄色袈裟的法师们紧跟其后,手执香炉、龙杖、幢幡、宝盖等法器以迎请舍利。佛祖舍利安放完毕,高僧大德们齐诵佛经,主法法师拈香。安奉仪式圆满,礼炮齐鸣,信众瞻拜佛祖舍利。

 

  增勤表示,半个世纪以来,甘肃泾川县连续三次出土了2000多粒佛舍利,震惊世界,极为罕见,出土了大量不同时期金领着装的佛教造像,成为泾川万分珍贵的国宝。泾川因佛而名,因佛而兴,人文墨客,达官显贵,社会闲杂,络绎不绝来探究,佛祖舍利的安奉,福及大众,恩泽苍生。泾川也将成为中国佛教未来的一个重镇,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泾川县佛教文化遗存众多,因其境内在1964年、1969年、2013年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宗教界、史学界和考古界引起极大关注。尤其1964年出土的佛祖骨舍利及其金馆、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被郭沫若先生鉴定为国宝级文物,是佛舍利葬制中国化的开先河之举,在佛教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据史书记载,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下诏,给包括泾州在内的全国30个州分佛祖舍利并建塔供养,泾州因得14粒佛祖舍利,泾州大兴国寺遂建舍利塔,以石函供养14粒佛祖舍利于地宫之中。

 

  公元690年,大周皇帝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遂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并制铜匣、银椁、金棺,成“五重套函”,于大周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七月十五日,将这14粒佛祖舍利供养于大云寺地宫之中。1964年12月,甘肃泾川县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唐代大云寺地宫,出土了14粒佛祖骨舍利及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由于历史原因而低调处理,加之泾川县当时无存放国宝级文物的安保条件,随后泾川县出土的14粒佛祖骨舍利及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被调往甘肃省博物馆安放。

 

  2007年,甘肃泾川县启动实施了大云寺建设工程,经过8年多的努力,现已建成舍利塔及地宫、卧佛殿、钟鼓楼、东西碑亭,正在实施大雄宝殿、山门、藏经楼等工程。

 

  甘肃泾川县委书记李全中表示,甘肃泾川县1964年出土的14粒佛祖舍利中的4粒舍利迎回泾川大云寺地宫供养,供信众瞻仰。这对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泾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将为泾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同一地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非常少见,泾川出土舍利次数、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堪称“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基地”,与敦煌佛教文化遥相辉映,构成了“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的佛教文化格局。(刘玉桃  高莹)

编辑:陈佳

关键词:甘肃泾川 大云寺 1964年出土 佛祖舍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