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邹爱莲:清帝读书与执政

2015年11月16日 09:41 | 作者:邹爱莲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加强读书学习,增加知识,开阔视野,修身修为,提升能力,不论何时何事,不论对任何人,都是永远不过时的经验。


邹爱莲

邹爱莲

演讲人:邹爱莲

演讲人简介:

邹爱莲,1955年生,山东省成武县人,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现为国家档案局巡视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御笔诏令说清史》(合著)、《清代的档案文书》(合著)、《金榜———通往紫禁城之路》,主编过《清宫台湾档案史料汇编》、《清代与东南亚各国档案史料汇编》、《清代中哈关系档案汇编》与《清代中葡关系档案》等,发表清史论文50余篇。


邹爱莲学术作品

邹爱莲学术作品

编者按:

清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是离我们今天最近的一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最长、最稳定的一个时期,其治世理政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与借鉴。清史研究专家邹爱莲认为,深入研究清帝的读书学习生活,是剖析清朝长久统治经验和走向灭亡教训的一把钥匙。


邹爱莲学术作品1

邹爱莲学术作品

■精彩阅读:

□总结清朝皇帝特别是康熙的读书学习经验,有专家认为可以归纳为:“少年好学、青年苦学、盛年博学、老年通学”,“少年读书,重在培养兴趣,贵在养成习惯;青年读书,重在打下基础,贵在读懂扎实;盛年读书,重在博览群书,贵在提高素养;老年读书,重在回眸人生,贵在融会贯通”。


□学习是人类前行的火炬和文明进步的阶梯,对一个执政者来说,持之以恒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是关乎大计的战略。从正面说就是:素养高执政稳,抓好学习是根本。从反面讲就是:学习不足知识差,知识不足修养差,修养不足眼界差,眼界不足理政差。


引言

众所周知,清朝不仅是距我们最近的一个王朝,今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跟清朝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特别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时间最长、最稳定的一个时期。所以,清朝许多治世理政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和借鉴。


曾有专家统计,满族入关时共5.5万人,他们不仅以极少数人征服了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达的明朝,而且入关后有效统治了268年,这个征服和统治的过程,有偶然也有必然,甚至充满了历史的传奇,很值得重视。


我从事明清历史档案管理工作30年,面对浩如烟海的清朝皇家档案,常常进行一些思考,综合专家的观点,我认为清朝能够长久执政的因素有许许多多,但从皇帝自身和理政的角度看,最主要的至少有8个方面:清朝皇帝大多比较勤政;边疆民族政策得当;政权交接过程稳定;外戚太监不得干政;官员管理制度严格;思想掌控严宽平衡;康雍乾三帝性格一张一弛促成的盛世打下了清朝长久统治基础;清朝皇帝自身学习修养好。在以上这诸多因素中,我认为清帝的学习修养更重要。可以说,前7个方面因素的形成,都和他们重视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有很大关系,而清朝最后的灭亡,则和清朝皇帝只读中国的书不读世界的书,只学四书五经不学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很大关系。所以深入了解研究清朝皇帝的读书学习生活,是剖析清朝长久统治经验和走向灭亡教训的一把钥匙,是清史研究中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课题。


清帝的读书制度及读书生活


清朝入关后有10位皇帝,其中5位成年继位(雍乾嘉道咸),5位幼年继位(顺康同光宣),所以清朝皇帝的读书学习生活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幼年皇帝和皇子皇孙的培养教育,二是成年皇帝的经筵典学。


幼帝和皇子皇孙读书学习——严格要求。一个王朝的兴衰继绝,脉脉相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中国从秦朝到清朝,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皇子的教育培养,而清朝比起其他各朝来,更为重视,抓得更紧,也做得更好。不仅如康熙所说,清朝“宫中无不读书之子”,而且他们所受教育,系统完善,个个学有所长。清朝对皇子皇孙的学习教育制度,有以下特点:


1.皇子均较早入学———6岁入读上书房。清朝从康熙朝起,对皇子皇孙的学习有了严格规定,即皇子6岁入学,“就师读书于上书房”。当时的6岁是指虚岁,实际上也就是5周岁。康熙朝第一个6岁开始读书的是皇太子允礽。康熙认为,一个人幼年所读之书,将会终身受益,七八岁所读之书,五六十年犹不遗忘,二十以外所读之书,数月不温,即至荒疏。


2.上课时间———寒暑无间少假日。皇子皇孙们在上书房里的学习相当辛苦。每天“寅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也就是说,皇子们每天凌晨3点至5点就要到书房,一边早读一边等师傅,5点至7点,师傅到书房后开始上课。年幼的课程简单,可以在中午11点至下午1点下学,但其他的一般要到申时即3点至5点下学。


3.学习内容———文武满汉课目多。清朝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皇帝皇子所读之书,主要是儒家经典和史书,皇子读书一般先从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进行启蒙教育,一边学识字,一边学句读;再学《四书五经》;之后学《帝鉴》、《资治通鉴》等;幼帝还要加上学读奏折。做文章则先从作对子开始,进而再作诗、再作论,循序渐进。除读书、作文外,还有写字、骑射、学习满文、蒙文、算术等课程。到光绪时期,还要学习英文。所以,单从经史子集诗书画,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国学内容来讲,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也没有清朝皇子学的多。


4.要求———读书百遍尚嫌少。学习《四书五经》对小皇子来说,实际是很难记忆和理解的,清朝皇帝学习的办法并无捷径和诀窍,主要是强记硬背,反复练习,由多而精,由博而通。如康熙时期自己读书和对皇子皇孙的读书要求都是读书要读120遍,背书也要背120遍,写字要写几十遍,诵读经书要达到“纯熟舒徐,声音朗朗”,对经义讲解要达到“皆逐字疏解,又能融贯大义”。


5.督促———慈师严父督察紧。皇子作为学生首先要听师傅的,但师傅管教有度,并不敢太过,重要的是要随时准备接受皇帝的突然检查。比如雍正做皇帝后将皇子读书的地方定在乾清门内东侧南庑,这里离皇帝办公的地方乾清宫很近,便于随时稽查皇子的读书情况。


成年皇帝:刻苦自学———无人监督自加压。对于成年皇帝来说,他们的职责是治理国家,但是在理政的同时,一刻也未放松过读书学习,并且自觉加压,自己给自己做了许多的约束和规定。


1.早起天天读“宝训”。根据清宫档案记载,除特殊日子外,清朝皇帝大体都是每天早晨4点半至5点起床,洗漱、请安、拜佛毕,就进行早读或御门听政。清朝皇帝早读的“宝训”就是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所谓“圣训”,就是前代各位皇帝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语录;“实录”则是前代各位皇帝统治时期治国理政的编年大事记。


2.隔一天一次日讲。所谓“日讲”,即由侍讲官给皇帝讲解经史。日讲没有太多的礼仪和形式,讲官在讲解的过程中,皇帝可以随时提问,也可以和在场人员一起讨论。在康熙起居注中,有许多康熙和讲官问答的生动事例,很能给人以启发。如有一次康熙问讲官“天下何物最肥,何物最瘦?”讲官答,“最瘦于豺狼,最肥于牛羊。”康熙听了不甚满意,又问大臣张玉书,张玉书答,“臣以为天下最肥莫过于春雨,最瘦莫过于秋霜。”康熙听了感慨道,“此乃真宰相也!”


3.半年一次经筵。经筵之称始于宋朝,清朝开始经筵是在顺治十四年,日期略早于日讲。经筵和日讲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日讲只讲给皇帝听,经筵则各部院官员都参加;日讲是经常性的,或隔日进讲或日日进讲,经筵则间隔周期较长,每半年举行一次,分别在春季2月和秋季9月;等等。直到光绪朝,经筵一直坚持举行。


4.刻苦自学。清朝皇帝读书学习,最多的时候还是自学。在宫里,清帝一般每天有两次自己读书学习的时间,一次是早晨5-7点起床、洗漱完毕读《宝训》,另外,午休后也是他们自己学习及作诗著书的时间。清朝皇帝自学的精神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刻苦努力,二是坚持恒久。就刻苦来说,顺治和康熙这两个皇帝为发愤读书,都曾累得吐血。


总结清朝皇帝特别是康熙的读书学习经验,有专家认为可以归纳为:“少年好学、青年苦学、盛年博学、老年通学”,“少年读书,重在培养兴趣,贵在养成习惯;青年读书,重在打下基础,贵在读懂扎实;盛年读书,重在博览群书,贵在提高素养;老年读书,重在回眸人生,贵在融会贯通”。


读书对清帝执政能力的影响


由于严格的培养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清朝皇帝比起以往各朝来,大多学识渊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但是由于他们每个人生活时代、读书环境不同,悟性资质、刻苦努力程度不同等,读书学习的成效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明显表现在他们的执政能力上。


从清朝四个统治阶段看。清朝入关后共268年,加上入关前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到1644年顺治入关的60年,共13朝12帝328年,可以划分为兴盛衰亡4个阶段,以大事为标志划分为:


兴:1583—1683年。从努尔哈赤1583年以13幅遗甲起兵到康熙二十二年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稳定了南中国,共100年。


盛:1684—1763年前后。从康熙二十三年到乾隆中期1763—1773年前后,约100年。统一北疆,确定了全国版图,清朝社会经济文化均达到鼎盛。


衰:1774—1895年,从乾隆四十年前后到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失败,约110年。


亡:1896—1911年,从光绪二十一年后到宣统三年,约15年。


从这4个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兴盛时期的皇帝,普遍比衰亡时期的皇帝学习修养好。清朝兴起时期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虽终日南征北战,但都很善于联系实际学习。入关后到乾隆的几位皇帝,都有创业兼守成的任务,特殊的环境使这几位皇帝不仅饱读儒家经典、知识丰富,而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乾隆以后守成的皇帝,则都是纯粹的书斋书生,没参加过大事,读书范围也局限于四书五经。


由此可见,清帝的学习对执政和统治有很大影响。清朝由盛转衰,确切的年代应该是乾隆二十七年,明显标志是乾隆思想上不再进取,其“元旦开笔”是最有力的史料证明。清朝从康熙开始,仿照民间习俗,皇帝每年元旦早起写开笔吉字,把当年最想实现的心愿书写下来。康熙、雍正及乾隆在乾隆二十五年平定回疆之前,每年都有新祈求,但此后乾隆时期的30余年以及嘉庆一朝的25年,他们的祈求再无任何变化。有的专家认为:清室中衰,实始于乾隆后期,“内坏于和珅,外坏于福康安”,而乾隆实负总责。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如果看了乾隆和嘉庆的元旦开笔,就会加上乾隆思想变化的因素,因为追求的停止,表明思想僵化的开始,思想的僵化,则预示着衰落的开始。


从治国方略制定看。清朝各种治国方略主要汇总在清朝五部会典,分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时期编纂,也就是说,一些重要的政策都是在清中前期形成和制定的。


1.边疆民族政策。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边疆民族政策实施最得当的朝代。归纳其方针策略,主要有三:笼络、控制与管理。在笼络方面,如在宗教政策上,他们采取的是尊其教、重其俗的政策,包括加封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等。在控制方面,主要用年班制度和朝觐制度,掌控蒙古王公的行动。在管理方面,清朝根据地域等多种情况对边疆民族采取了多种方式———在蒙古实行盟旗制、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制等。


2.官员管理制度。清朝对官员有一套十分完备的任用考察监督管理制度,如上任前的引见制度;任官500里的回避制度;三年一大计、五年一京察的考核制度等。


3.后宫管理制度。清朝能够统治268年的一条重要原因,是后宫安宁,没有出现封建王朝惯于形成的太监干政、后妃干政或外戚篡权现象。清朝前期虽出现孝庄皇太后佐三代君王定江山的事情,但她自己始终没有走上前台。清后期出现了慈禧皇太后,开了后宫干政参政先河,但她始终依靠的是爱新觉罗兄弟,即便如此,这也是清朝衰亡时期所发生的事情,盛世没有太后干政现象。


4.政权交接制度。政权交接时期,往往是政变多发时期,清朝经过顺康雍三朝政权交接的激烈争夺,到雍正时期,及时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度,从而保证了此后各朝政权交接的稳定。


上述这些有效的政策制度、治国方略多制定于康雍乾时期,而嘉庆之后,不仅没有根据世界变化的新形势提出新的执政方略和有效对策,反而对过去一些好的“祖宗家法”和制度没有继续严格执行。如康熙时期每年都要到避暑山庄接见蒙古王公,乾隆共去过山庄40次,嘉庆去过8次,道光之后,去的越来越少,同治以后,一次没有再去,外八庙失去了联系蒙古王公的功能。


从对大事要事处理看。我想举两个例子,一是内事,一是外事,虽然时间不同、条件不同,同样的事情不能完全相比,但还是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决策和能力。


一以治河与理漕为例。治理黄河曾经是许多帝王都感到头痛的大事。总结康熙朝治黄的经验,一是亲自调查,分出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任用能人,尽管多人参劾河道总督靳辅,但经过亲自下河现场考察,他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任用靳辅;三是认准的事情,百折不挠。嘉庆年间在治理黄河问题上出现过和康熙朝雷同的情况,嘉庆皇帝为此也下了很大功夫,下拨许多经费,但屡屡换人不得要领,之所以如此,还在于他从未到过河工现场,都是在宫里听汇报,并不了解实情,以致黄河问题出现了“欲求两治,转至两妨”、“徒费帑金”的局面。这说明嘉庆面对治河难题,其胆识、毅力与用人眼光都远不如康熙。


再以台湾和琉球问题为例。康熙二十二年,在收复台湾中,他力排众议,大胆启用施琅,调总督姚启胜管后勤;再听从施琅意见,留台置县,从而不仅收复了台湾,而且对台湾开始了有效管理。而到了同治十一年,日本以台湾“番民”杀害了琉球难民为由,出兵台湾。实际当时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解决问题应该是中国和琉球间的事情,另外,中国当时兵力、国力都强于日本,但在战争已经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还向日本赔偿了50万元军费,从而开启了日本吞并琉球、侵略中国的野心。


为什么清中前期国家强盛皇帝执政能力强,而后期国家衰弱皇帝执政能力弱,很大程度上是前中期的皇帝知识广、素质高、底气足、能力强,而知识、素质与底气、能力的来源,在于学习。


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方面,除已经谈到的刻苦的精神、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外,还有4点:


1.学思结合,融会贯通。清朝皇帝读书,既重视读,也重视思,特别是前期的皇帝,能做到不读死书,不信空文,用康熙的话讲就是“读书务求实学”,“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所以,皇子读书,要求诵读与讨论,二者不可偏废。经筵讲学,皇帝的提问,实际也是他自己已经有了思考和看法,再向讲官咨询,看能否和自己的观点相合。


2.读书注意读出书的神韵。书不在读长篇,在有内涵,能给人启迪。康熙说他十分爱读欧阳修的《憎苍蝇赋》,共115字,认为“题虽小,喻谗人乱国,意极深长,每喜读之”。


3.知行并重,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知书穷理与实践实行上,则既重视知,更重视行。当从书中或其他地方学了一种新的知识以后,康熙常亲自参与试验,如学算术他要演算;测量全国地图,距离他亲自核对;自己在丰泽园种试验田,种的水稻常用来赏赐大臣。


4.学著结合,注意不断总结和提高。清朝皇帝不仅爱读书,也十分重视著书、编书。清朝皇帝指令编著的书和个人自己的著述,在中国历史上是平均最多的,如汇编的《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皇帝个人的著述如《御制诗文集》、《谕旨汇集》等,其内容信息都超过以往各朝。


清朝统治268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长久的,但是能不能执政时间再长一些?面对一些后进国家的迅速崛起,为什么清朝帝国迅速走向了灭亡?如果深入思考,众多历史原因之中,清帝读书学习的一些不足应当列在其中。那就是,在清朝皇帝的读书学习生活中,有几个致命的问题:


1.只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没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只读了中国的书,没读关于世界的书,没有开眼看世界。翻开清朝皇帝读书的记录,除康熙自己读过一些西方数学、地理、医学等书籍,光绪学过英语,读过一些西方的书之外,其他皇帝都没学过西方文化,即便个别皇帝学习过西方文化,也仅局限在宫中了解。当乾隆中期以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建立,等等,而这时的清朝皇帝还沉醉在天朝大国梦中,抱守残缺,只读《四书五经》,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所以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最后被侵略、被瓜分。


2.中后期纯书斋的学习脱离实际,为读书而读书,只为竞争上岗当皇帝而读书,很少考虑为治世而读书。清朝从雍正时起,政权基本稳固,皇子皇孙有了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也失去了参加社会实践、在大风大浪中锻炼的机会,个个都成了纯书斋里长大的书生,加上从雍正朝起实行了秘密立储制度,虽保证了在传位过程中政权的稳定过渡,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不选皇太子,不公开竞争,只要老皇帝看中,就能当皇帝,所以清朝中间阶段的几个皇帝,从嘉庆开始,个个都是听话型、保守型,他们好好读书,都只是表现给老皇帝看的,实际执政能力却不行。所以只能使清朝沿着衰亡的路走下去。


总结清朝皇帝学习和清朝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关系,我的体会是,学习是人类前行的火炬和文明进步的阶梯,对一个执政者来说,持之以恒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是关乎大计的战略。从正面说就是:素养高执政稳,抓好学习是根本。从反面讲就是:学习不足知识差,知识不足修养差,修养不足眼界差,眼界不足理政差。


清朝历史的一页早已翻过,但他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永远值得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特别是加强读书学习,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加强读书学习,增加知识,开阔视野,修身修为,提升能力,不论何时何事,不论对任何人,都是永远不过时的经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邹爱莲 清 帝读书 执政 治世理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