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王东林:记住别人的好 忘掉自己的好

2015年11月25日 09:13 | 作者:王东林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王东林

王东林


“记住别人的好,忘掉自己的好。”这是我听奶奶说过的话。小时很懵懂,不觉得这话儿有什么哲理。


小时候赣北的冬天比现在冷很多,经常会下齐膝以上的雪。融雪时瓦上会挂很长很大的冰溜子。屋里生起了火塘,一家人围着烤火。叔叔会给我讲传,多是《三国》、《水浒》、《西游》、《征东》、《征西》《薛刚反唐》里的故事。年关近时,大人们开始计划过年的事,远处的亲友要去看看了,欠谁家什么的该还了。一念叨起来,都是人家的“好”,家里生活再紧张也不能忘了。记得一次我陪叔叔走了很远的路,少说也有三十几里,去看望一个瞎眼汉子。他曾在我们家推磨磨面粉,似乎好些年没有来往。爷爷和奶奶记挂,说他做事老实,受了不少累,家境很不好,便让我们带了些过年的东西去看他。记忆中,每次奶奶还人家的油盐米谷之类,总会念叨要多还些给人家。儿时的我已经知道,这叫做“借牛还马”,不能让帮助自己的人吃亏。


不清楚奶奶的这句“记住别人的好,忘掉自己的好”究竟怎样安放到了我的心里。渐渐地,我真的有了一种“记好不记仇”的习惯。碰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矛盾和不快,开始时会难过委屈一阵,有时也会气急败坏,恨不得以牙还牙报复一番才觉痛快。但时间过去不久,事儿过去了,也就忘了。再后来,可能挥挥手就过去了,或者径直忘了。事实上,一些曾经“狠狠得罪”过我或我家的人日后找到我,我也会照样帮忙。因为我从奶奶那学到,不管怎样,人家有过对我的好,而且“好”处总比“歹”处多。


“记好”其实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结草衔环”、“以德报怨”……也是小时听传看书相遇最多的几个词儿。人懂得感恩,记好不记仇,怨就少多了,路就变宽了,心里就豁达了,精神就快乐了,身体就康健了。


从中国文化文明史来看,感恩意识其实非常宽泛,它还包括对天地宇宙自然万物的敬爱,以及一切给人以帮助的对象的敬爱。古代的重要节日,都要举行一种叫做“报祭”的仪式,以表达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之情。古代的祠庙和祭祀,同样是蕴涵了后人对先人、对英雄的感恩意识。故《礼记·祀典》有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当然,“感恩”终归是一种“敬畏之心”。“知恩图报”,必得天佑;“忘恩负义”,必遭天谴。于是人类美善的价值便在这样的信仰中扩充传递,邪恶的能量则受到严厉的约束。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发表纪念五四讲话,对青年人提出“要学会感恩”。在其他场合他同样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我想,一个看似普通的话题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话强调,肯定其意义不一般,从中或可看出我们这个社会上的“某一些人”可能真病得不轻,不治治怕是不行。作为50后,我们也深深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一代,感恩意识有些淡薄。一些年轻人自我意识很强,强到好像他从出生到长大到老去似乎不需要任何体外的条件和力量,或者明明知道自己受惠于这种条件和力量很多了,却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且还远远不够,甚至相对于他的做人的权利来说,父母、家庭、朋友、同事、单位、社会、国家总是“亏欠”他太多,始终没有给到令他感到满意的环境。


如果“恩”没了,“感恩”自然也没了,人必然会变得“刻薄”起来。我们汉语的词典中不是有个成语叫做“刻薄寡恩”吗?“刻薄”者,冷酷无情也;“寡恩”者,极少施恩于人也。其实,“感恩”正像孔子所言之“忠恕”之心。“忠”是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讲一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宽厚待人,容人之过,饶人之错,“相逢一笑泯恩仇”,讲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怨仇充斥内心,人便失去了快乐,增重了烦恼,扭曲了人格,暴怒了脾性,社会“戾气”必然重了起来,还有什么“文明”、“和谐”、“安定”、“自由”可言?


从人生来说,人的记忆真像一只内存有限的“硬盘”,需要不断地删除那些不快,才能储存更多的美好,透进更多的光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东林 感恩 敬畏之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