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纪念黄静波 践行中国梦

——黄静波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

2015年11月30日 10:46 | 作者:周道许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值此黄静波老人逝世一周年之际,每每看到家中墙上他为我题写的“中国梦”三个大字,在怀念黄老的同时,也深感黄老就是这样的英雄。他英雄的魂、英雄的心和英雄的本色,永远值得追忆和学习。


黄静波

黄静波


周道许

周道许


英雄的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


黄老15岁时就参加革命,亲身参与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为社会主义中国奋斗了一生。纵观黄老的一生,一以贯之的是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党的路线坚决执行。


1934年,年仅15岁的黄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少共时期,在特委领导下,黄老积极开展儿童团的工作,配合群众斗争,站岗、放哨、送情报,分地、分田、斗地主,在陕北少共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抗战初期,面对部分国民党顽固派不顾大局破坏统一战线的嚣张气焰,黄老一年之内走马绥德、米脂、清涧三县,赶走了清涧两任国民党县长,从此威名远扬。


1942年,清涧县因超额完成开荒、植棉任务,做到了“丰衣足食”,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先进县。在西北局会议上,23岁的黄静波与习仲勋、王震、贺晋年等22位在边区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一起受到表彰,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他们书写奖状,给黄老题词为“坚决执行党的路线”。这句话,黄老兢兢业业地恪守、践行了一辈子。


文革时期,黄老曾遭受迫害。1966年春,到抚顺市西露天矿工作仅半年的黄老,就被罗织种种罪名,打成“三反”分子,从此被关押、批斗长达11年。对此,黄老始终坚贞不屈,“枪毙我可以,但要我认罪没门。”他坚定的理想信念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1978年4月,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刚刚重获自由的黄老,毅然与老上级习仲勋同志一同南下广东,排除千难万险,开拓了广东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为党的改革开放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广东的四年,黄老获得了改革开放前线极为珍贵的实践经验,他迫切地将这笔财富转化为新的生产力。1982年,黄老即将离任广东,年过花甲的老人向中央主动请缨,提出到青海去干几年。出于对革命老人身体考虑,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几次三番劝阻他,但他却风趣地说:只要别人能生活,我也就不会脸朝天!中央批准后,他举家西迁,义无反顾。


黄静波工作照

黄静波工作照


英雄的心——“心里装着老百姓,不管当官有多大”


黄老常说,“心里装着老百姓,不管当官有多大”,这也是他一生的事业标准、处事原则、人格底线。在黄老的心中,只有老百姓真正获得幸福,中华民族才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才真正实现。


1940年3月19日,黄老成为清涧人民直接推举的第一任县长。他曾动情地讲道:“我是人民选出的县长,我如果不为人民,人民也会把我同国民党的县长一样赶跑……谁不为人民办事,就把谁赶下台。” 


黄老为官一生,“从没有欺负过老百姓,从未拒绝过老百姓”。在青海时,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宿舍,对于找他的群众,他从来都是有求必见,有时工作人员体谅黄老工作繁忙而劝阻,只要被他知道,就要受到严厉批评。通过明察暗访,黄老发觉群众想找领导说话无门,他决定撤除门岗,不设定工作、休息时间,群众任何时间来,他和秘书都热情接待。考虑到他毕竟是省委书记、省长,有些人劝他还是要注意一些安全,他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坚持到离任。


在青海的几年里,黄老一直乘坐省政府前任留下的一辆用了20多年的伏尔加牌轿车,身边的同志几次劝他换一辆新车,因为旧车已经漏雨。他一次次婉言谢绝,说农牧民患重病要穿过几百里草原去治疗,要节约资金为每个乡配置一辆既能坐人又能运货的车辆。


黄老说:“我是共产党的干部,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干部。我不坚持党的路线办事,不忠诚为民,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英雄本色——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忘我奋斗


1941年-1942年,正值革命事业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全军实行大生产的两年,三五九旅开拓南泥湾就是在那个年代。清涧县没有矿产,以沙土为主,很适合棉花生长,有桑林,适于种棉、桑蚕和纺织;但人多地少,生产效率不高。黄老深入田间地头,仔细了解当地自然地理人文情况,创造性地办起了合作社经济。1942年,全县超额完成开荒、植棉任务,做到了“丰衣足食”。


抗日战争时期,黄老曾担任陕甘宁边区粮食局局长和财政厅副厅长,作为边区最重要的两个经济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黄老做好统筹谋划,充分保障边区机关和前方的粮食、衣服、草料等供给。解放战争时期,黄老任西北野战军(后改称第一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政委。在向大西北的进军中,战斗越打越大,战线越来越长,部队迅猛增员,后勤供应越来越艰巨。黄老把后勤工作做在前线,组织力量筹集弹药、粮草、被装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黄老的记忆中,在广东的4年也许是最为珍重、最为动情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习仲勋向邓小平同志汇报,点将黄静波担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副省长。在习仲勋同志的争取下,广东赢得了中央特殊政策支持,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并以前所未有的改革精神,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实施 “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创新政策,为改革开放“杀开了一条血路”。黄老回忆,当时为了争分夺秒发展经济,他们根本没有休息时间,一天当做两天用,千方百计把国家发展道路上由于坎坷所耽误的时间都补回来,尽可能让广东的发展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在青海,他走高原、进牧区、下矿井、入厂房、访农民、识专家,轻车简从深入群众,踏遍了雪域高原;他平冤案、申正义,为知识分子、高原干部提高待遇,“黄青天”的美誉响遍高原;他进京赶粤,办展会,搞推介,为青海走出去穿针引线、搭桥铺路。在他的带领下,青海引进了适合省情的先进生产经验与科技成果,高原人民也吃上了大米,三红苹果等当地特产走向了全国,大型机场的修建、格尔木的兴建、察尔汗盐田的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的上马和推进,为青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离开青海时,各地农牧区、乡镇的老百姓,特意赶来省会西宁为黄老送行,用挥动的旗、标语、对联,双手托着的哈达和合十礼,向为民造福的“黄青天”致以崇高的敬意。


退休后,黄老仍心系国家建设发展,每天都要看相关的各类报刊文件,用密密麻麻的小字写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想。他常说,“我年纪大了,还能为党为国家出主意、想办法。” 在黄老朴素简单的家中,书桌上总是放着一大叠西部的相关材料供他翻阅,他将自己“开发大西北”的夙愿,不知疲倦地讲给来访的亲朋好友。


后记


作为一名有幸聆听教诲的后辈,我永远将黄老的嘱托牢记于心。黄老用他的胸襟与刚毅,用他自己的言行、作风和整个人生,向我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骨,激励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谨以此文,再次寄托我对黄老的怀念与哀思。


(作者周道许系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黄静波 周道许 践行中国梦 英雄 共产党员风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