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娱乐场所多假酒别作娱乐性解构

2015年12月10日 16:41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到KTV或者浴池消费,遇到非常便宜甚至免费赠送的红酒,您可要注意了。这酒很可能是在黑作坊中,使用香精、乳酸和食品添加剂等勾兑的。近日,在“打盗骗保民安”冬季攻势中,吉林市公安局龙潭分局打掉了一个制售假红酒的团伙。民警分析,这个团伙可能已经在吉林市销售了10万余瓶假红酒。(《新文化报》12月9日)

在废旧站回购酒瓶,再加上水和其他添加剂,一瓶价格低廉的“赠送红酒”就此炮制而成。在很多人看来,高大上的酒楼、歌舞厅、夜总会和KTV等消费场所,无论如何都不会如此“毁三观”,出售假酒给消费者来喝。毕竟,这里面的消费层次和水平都不俗,可以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然何以让假酒泛滥甚至成为假酒市场繁荣的巨大推手?

其实,娱乐场所多假酒并非新闻,在业界也可能算得上心知肚明,然何以如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顽强?其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假酒特别是红酒固然弄虚作假,然而造成的死亡或者重大伤害的风险并不大,使得其消费欺诈的行为,因食品风险没有显露给掩盖了,从而使得社会对此的关注度并不高;二是到娱乐场所消费的人群往往都在特殊时段,再加上面子因素作崇,因而并没有产生多高的消费警惕,也未能履行消费把关的基本责任,等于给了造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机;三是监管责任的缺失,以前酒类的生产环节归质监局管,流通环节归商务部门管理,而餐饮消费环节归食药监管部门,制售假酒的犯罪行为归公安机构管,存在九龙治水的情况。大多数实行机构改革之后,实行了从生产到消费的统一管理,职能划转之后责任却未能得到落实,造成酒类监管处于事实上的真空地带。

那么,制售假酒的行为究竟有多严重,一些案例足以窥管见豹。比如今年3月,广东警方披露了一起侦破的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假酒案。现场缴获700多瓶涉嫌假冒名牌酒,这些假酒被销往上海、天津、河北、贵州、新疆、香港等地。中国市场上最近流传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小拉菲年销量达300多万瓶。但是拉菲公司每年供应给中国大小拉菲系列不到20万瓶。以此有人士推算,中国市场上假拉菲的数量是真拉菲的十倍之多。数据是否准确尚待验证,不过市场上假酒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期望消费者不要去喝“赠送的红酒”并不现实,不过在消费时本着为自己负责,索要相关检验合格证和购进票据,却是可以实现的基本责任,毕竟再娱乐的场所都不要保持“娱乐心态”;至于监管层面,更来能像制售假酒者那样,采取“只要不喝死人”的消极态度,应当主动出击抓好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管控,比如大型的超市和批发市场,消费量巨大而又为假酒推手的娱乐场所,联合公安、卫生、食药监管等部门开展行动,实现监管力量的有效整合,如此才有形成合力。

对食品安全问题应有健康国民的心态,然而在现实中,监管方面却将“不死人”作为底线标准,只要不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即便一些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没有得到根治,这也是假酒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的主因。在“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后,再辅以更严厉的刑罚,如此语境下还让“假酒源源卖进KTV”,这是不是对监管无效的极大讽喻?(堂吉伟德)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娱乐场所多假酒 食品安全 制售假红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