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集安市政协就餐饮安全情况开展调研

把好食品“入口关” 让百姓吃得放心安心

2015年12月21日 14:58 | 作者:崔贵洋 刘翠萍 | 来源:协商新报
分享到: 

餐饮安全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旅游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年,集安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市餐饮安全情况进行调研。

据了解,目前,集安市注册餐饮经营单位576家,其中,校园、职工食堂78家,对外经营的498家,从业人员2500余名,主要呈现分布范围广泛、结构日趋复杂、规模普遍偏小等特点,城区餐饮经营单位400余家,约占全市总数的60%,分布在各个乡镇的约占40%。全市烧烤类餐饮经营单位82家,地方特色餐饮32家,农家乐、休闲度假村28家,高丽火盆8家,火锅类11家,糕点、饮品类13家。紫都苑宾馆、香港城假日酒店、豆谷离宫、妙香山酒店等一批较高档次餐饮经营单位的建成和运营,带动了餐饮行业规模和经营领域的扩大,但全市大型餐饮仅有6家,而中小型餐饮经营单位多达492家。

调研组认为,由于餐饮业的进入门槛低,从事餐饮业人员越来越多,导致某些经营单位运作欠规范,在资质、健康卫生、原材料、餐具、生产、监管等方面极易出现问题。

为贯彻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针对全市餐饮业现状,调研组建议,应整合资源,加强规划管理。要制定科学长远规划,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引进资质合格的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统一回收餐厨垃圾。进一步强化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职能,建立食品安全例行会议制度,真正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要求,加强各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监管职能无缝衔接,各个环节协调推进。要加强监管队伍和能力建设。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增加食品安全专项经费,加快检测机构的执法、检测、快检等设备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整体保障能力。要优化服务效能,引导餐饮单位进行升级改造,促进生产经营上档次、上水平,提高餐饮环境舒适度和客源吸引力。

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远程监管模式,对餐饮经营单位进行远程实时监管,由后台监管数据库为前端移动执法提供支撑,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入餐饮服务场所开展执法检查,监督检查餐饮经营单位《餐饮服务许可证》持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食品采购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台账建立、食品留样等制度执行情况,促进餐饮经营单位实现规范化管理。要实行信用管理,建立快速预警系统。要严加整治,保障餐饮安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对没有取得许可证的餐饮经营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仍不能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依法予以取缔。要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原料行为,对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要完善投诉举报体系,将餐饮食品安全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法律知识和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能,定期发布完整、准确和时效性强的餐饮食品安全信息,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监督环境。同时,全面加强监管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掌握餐饮服务监管法定职责,提高监管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编辑:薛鑫

关键词:集安市政协 餐饮安全情况 调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