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冯唐还不是最坏

2015年12月21日 15:08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一向乐于阴谋论的我,最近有个揣测:是不是因为圣诞在即,书商又想造个大新闻,助推销量,所以在微信朋友圈里负面炒作起了7月就面世的冯唐新译泰戈尔?要说这群高级黑,真是看得笑岔气:“一场针对文学的恐怖袭击!”“荷尔蒙满满,读完你肿胀了吗?”“分明就是《飞屌集》!”“泰戈尔成了郭敬明。”我这才想起,去年8月,曾就如何理解《飞鸟集》第219首这个问题,与冯君在网上有过一番笔墨往还。

那时并不曾想见,最后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的,竟会是“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这般腔调。当当网介绍浙江文艺社“更有诗意和韵律的《飞鸟集》译本”,附以译者自述:“诗意不只是在翻译中失去的,诗意也可以是在翻译中增加的……我固执地认为,诗应该押韵……不押韵的一流诗歌即使勉强算作诗,也不如押韵的二流诗歌……在寻找押韵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坚信,押韵是诗人最厉害的武器。”很显然,执迷于语音之美的妇科肿瘤博士淫于“韵”而失乎“律”,已分辨不出泰戈尔同二人转的本质区别了。

这大概也怪不得冯唐。要怪就怪翻译作品的阅读环境改变了。昔时是你看不懂外文,没关系,我来翻译,翻译完了,你只管看便是。读者对于原著的理解,完全依赖于译文。译者就像在为一群盲人描述眼前的春色满园,哪里姹紫,何处嫣红,怎么说,说多少,全凭良心。举莎士比亚为例,原文难点,即便遇到朱生豪、梁实秋,也有蒙混过关之处。现今,外文人人学,原文容易找,读者水平或不及译者,但把疑问往微博上一贴,圈几位方家高手,分分钟可以引发激烈争论。判断高下的“不二”标准是谁符合原著的意韵气质,不是谁的语言抢眼——要说《飞鸟集》(Stray Birds)这书题,冯博士以为作《迷鸟集》、《失鸟集》方佳。不才愚见,凭着陆放翁、元遗山给的灵感,阿拉来个《惊鸿失伴》或《只影向谁去》,岂不更“骚”?但这项事业就变质了,献给读者的,与其说是二手的泰戈尔,倒不如讲是蠢蠢欲动的我们,与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所说的“其诗作所揭示的深沉意蕴与高尚目标”、“用西方文学普遍接受的形式对于美丽而清新的东方思想之绝妙表达”压根不沾边。

时移势易,忙于夹带私货,或径如冯唐般,敲锣打鼓地改头换面,还真不如做一点贴近读者,同时也贴近原著的工作,即我所谓的“由译入意”:译者是导游,要带领读者深入原著,告诉读者,哪里是激昂的,哪里是幽默的,哪里与哪里关照,哪里与哪里矛盾,哪里是无法翻译的,哪里是难以理解的(可惜,极少有译者敢于承认),还应说明,整节整章乃至整部书,其意义究竟“可能”是什么。强调“可能”,为的是尊重不同的解读。不妨随感加注,也可长文总谈,甚至可以网上开课带领大家一起读。怕就怕,有的译者自己读完译完,一丁半点的解读都没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流,今日绝非罕见。这正是严肃翻译萎靡不振的病根。从这个角度来看,冯唐还不是最坏的译者,因为读他的译作,绝不至于沦为“迷失的鸟”,只会渴望飞向上乘译作的怀抱。(朱绩崧)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冯唐新译泰戈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