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小康路上,老乡五盼

2015年12月25日 22:19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行走在小康路上,老乡还有哪些期盼?

一盼:粮食增产也增收

窗外雪花飘飘,屋内暖意融融。不过,谈起今年的收成,曹树文却热乎不起来。“今年玉米收入减少了8万多元。”

55岁的曹树文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镇腰屯村种粮大户,今年种了600多亩玉米,土地基本靠流转而来。相比去年,仅流转费每亩地就增加近百元。

“产量和去年差不多,去年卖的潮粮每斤7毛5,但今年只卖到6毛1,每亩地少收入约140元。”老曹期盼:种粮既能增产,又能增收。

黑龙江作为我国产粮第一大省,今年秋粮再获丰收。虽然东北今年的水稻最低收购价稳定在去年水平,但往年不断上调的玉米临储价,今年却降到了每斤1元。老曹遇到的“增产没增收”情况今年在东北很普遍,黑龙江省政研室副主任孙景春表示,因为玉米价格的下调,黑龙江农民今年少收了130多亿元。

曹树文的期盼,说出了我国两亿多种植户的心声。“十二五”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今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成就显著。但随着种粮成本不断上升和国际市场粮价的下行,农民继续增收的难度有所加大。增产又增收,已成为广大种植户小康路上最热切的期盼。

二盼:农民也有更多财产收益

大如橄榄球的苦瓜、可以当水果吃的红辣椒……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虹禾谷农业观光合作社生产基地内,让人无处不感受到这里的“新、奇、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这家合作社亩均产值可以达到传统蔬菜的5-10倍。

“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量比一般农户大得多。听说有的地方土地经营权都能抵押贷款了,希望我们这里也能早日享受到这样的优惠政策,能更加方便地贷款。”这家合作社理事长杨晓燕说。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诚源香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彦城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以合作社105亩土地经营权抵押获得的350万元贷款。

“现在土地经营权能抵押贷款了,我们农民最期盼的就是能建起专业的农村土地资产专业评估机构,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土地收益价值以及各类农村资产进行专业评估,让农村‘沉睡的资产’能真正变成‘真金白银’。”孙彦城说。

近年来,我国陆续推出了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开启了新空间。许多农民都希望可以像孙彦城一样,早日享受到相关配套政策,“进账”更多财产性收益。

三盼: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希望爸爸能常回来看看我们,希望奶奶的病赶紧好起来。”贵州省凯里市平寨村8岁的留守儿童王然(未成年人,化名)说,她爸爸在广东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回一次家,平常她和姐姐、奶奶在一起生活。

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现象突出。

而对于凯里市开怀村老人杨昌美来说,“以后谁来养自己”是让她最担心的问题。

她的儿子两年前意外去世,儿媳改嫁。如今,64岁的杨昌美和6岁的小孙子相依为命。种田、做饭、接送孙子上学……里里外外全靠杨昌美一个人张罗。记者见到杨昌美老人时,她正忙着在白菜地里除草。

“虽然现在身子骨还硬朗,但总有走不动的那一天。希望将来能住到村里的‘幸福院’去,有人管吃住。”杨昌美说。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落地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留守老人、帮扶留守妇女等措施,对农村民生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与农村居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实现“少有所养、老有所依”仍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迫切期盼。

四盼: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田园

数九隆冬,叫上三五个邻居,围炉而坐,喝茶聊天;夏秋时节,摘几把新鲜瓜果,喝一杯甘甜清水,带带孙女,跳跳广场舞,这是湖南省南县石坝村肖喜福向往的晚年生活。

64岁的肖喜福说,这个梦想如今已实现了一半。她带记者在村里参观,边走边夸村里建设越来越漂亮,政府拨了款,安排专人打扫卫生,垃圾集中回收处理,以前“垃圾围村”的现象不复存在。

但梦想的另一半迟迟难以实现。“村里水环境越来越差,饮水安全也没得保证。”肖喜福有些无奈。

石坝村地处洞庭湖腹地,属于典型的“水窝子”,房前屋后沟渠纵横,祖祖辈辈从沟渠里直接取水饮用。可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农业污染逐步加重,水出现污染。加上长江入洞庭湖的水量锐减,湖区的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污染升级。

老人盼望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农药化肥不再大量使用,农药瓶、农膜不再扔在田间地头。

五盼:学生上学更安全 寒门也能出贵子

“盼配上好点的黄鼻子校车,让学生路上更安全;盼小女儿考上大学,咱们寒门也能出贵子。”黑龙江省勃利县倭肯镇德福村农民管清军说。

管清军今年42岁,家里有两个女儿,小女儿管佩琳今年11岁,读四年级,成绩排在班上四、五名。

管清军说,最近几年当地撤并学校,村里几乎都没有小学校,学生都到镇里的中心小学学习。相比以前,教学质量提高了不少,但由于中心小学离家太远,小孩上学是个大问题。

管清军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每个村里都有一台学生通勤车,但大都是能装八、九个人的微型车。冬季北方农村路面积雪多,上下学交通安全有隐患。

“上大学是农家孩子走出去的唯一途径。”管清军初中没有毕业,他的小康梦之一就是孩子能有个好学历,将来走出农村,而不是在家种地、到工厂打工。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要让下一辈人走出农村,让女儿们有出息,希望女儿也能考上大学,咱们寒门也能出贵子。”管清军说。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小康社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