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简历可包装,人生别造假

2016年01月08日 10:29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正值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有毕业生认为简历“注水”成本低、核实难,于是铤而走险。(1月6日《北京晨报》)

简历“吹牛”,文凭“注水”,早不是什么新闻,只是如今造假越来越普遍、程度越来越严重、花样越来越繁多。其原因也是摆在眼皮子底下的,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惨烈,简历造假成本低、核实难,即使那些比较诚信的学子也难以“免俗”。

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就是群体耻感沦丧,毕业生在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输了。第一个“扣子”扣错了,大大降低了人生出彩的几率,更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只能是没有赢家的结局。更可怕的是,目前看,解决简历造假问题没有“特效药”,毕业生、用人单位、相关部门及媒体都有一种无力感。

尽管如此,常识仍需重复。简历可以包装,但应有一个起码的界限,无论有再多理由也不能把假的说成真的、把不存在说成存在。人生没有彩排,世上没有后悔药,一次简历造假很可能成为一生难以洗白的污点。做人输了,即使一时撞到好工作,注定难长久。

另一个常识是,别以为用人单位很傻,简历是否“注水”,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可以说,毕业生有多少造假的花样,用人单位就有多少应对造假的办法,如果毕业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造假,即使你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可能会淹没在注入的水分里。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水分总会蒸发,鼠目寸光注定吃大亏。

最后一个常识是,简历不能造假,但可以包装,而且大有文章可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毕业生可以在简历中深入谈谈对应聘岗位的独特理解,对行业现状和未来的真知灼见,以及对自己长远的人生规划。人生也可以包装,但必须有底线,恕不赘言。(陈广江)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简历“吹牛”文凭“注水” 造假简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