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陕西省政协文史委联合人民政协报召开座谈会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亟须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定位

2016年01月13日 09:38 | 作者:路强 顾书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路强顾书亮) 1月12日,西安市今年的第一场雪,为城北36平方公里的黄土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面纱,下面掩埋着的是“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来自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委员、专家和陕西省、西安市政协领导、专家学者冒雪实地察看了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委员和专家们指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实施,作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原始起点,其文化价值、国际合作价值更加突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开发亟须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定位。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座谈会由陕西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和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汉长安城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作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原始起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中方起点。然而,作为“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目前面临着亟须由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定位、总体保护规划尚未审定、宏观统筹难度大以及平衡保护资源严重不足、环境卫生恶化、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等困难和问题。座谈会上,委员、专家对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大家认为,大遗址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未央区克服了很多困难,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贡献。与会人员表示,保护好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意义重大。对于进一步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大家建议,要争取将其纳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在不破坏遗址前提下,探索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在保护文物的同时,重视目前生活在遗址区群众的生活改善和发展问题;倡导理念、机制创新,充分运用高科技保护手段,拓宽保护资金的来源。委员、专家还呼吁,建立大遗址保护的补偿机制,真正解除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后顾之忧。

编辑:薛鑫

关键词:陕西省政协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 人民政协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