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地名命名,生活于斯的人最有发言权

2016年01月15日 15:51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在高速城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土历史地名?如何杜绝“洋名”和“怪名”?1月13日,成都市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地名总规,将中心城区划分为16个地名区块,其中道路、公共空间、建筑物等命名都要遵循具体规则,接地气,传承历史味儿,拒绝“洋名”和“怪名”。此外,要求地名命名中优先使用“老地名”,以及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和标点符号等地名命名原则。(1月14日《华西都市报》)

说到地名崇洋媚外,爱取“洋名”“怪名”的问题,我深有同感。在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民进城,许多村庄变成了“空心村”,不仅美丽的田园风光不断消失,一些“土地名”纷纷披上了“洋马甲”。有的地方地名命名与更改,不仅让外来者被弄得晕头转向,本地人也是一头雾水。有的地方为了去掉地名的“乡土味”,甚至规定,新命名的城市标准地名,不再使用“村”字。尽管一些洋气的地名比乡土名字听着舒服,但是城市简单地拒绝土气的城市地名,真的是重塑城市的历史文化品位吗?

事实上,土气的城市地名并没有什么不好。比如,北京的中关村、带“村”字,丝毫不影响中关村在全国的高新科技领军地位。至于“公主坟”带有“坟”字,更加充满土腥气,但是也没听说影响北京人的生活,反倒成了一道风景线。其实,不仅土气的小地名无伤大雅。土气的大地名也有的是。比如,河北省会石家庄,经济特区深圳。成都市出台“史上最严”的地名总规,要求地名命名“接地气”,拒绝“洋名”和“怪名”,特别是要求地名命名中优先使用“老地名”,传递出尊重地名文化,传承本土历史地名的积极信号,无疑值得肯定。

表面上看,一些乡土地名与“高大上”比较遥远,从字面上看,没有多少高深的文化气息,但是土地名中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每个约定俗成的乡土地名背后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民俗,或者藏着某个故事,纪念某位志士,这些地名可能演绎着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变迁过程,也是若干年后的城市之根。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杭州、成都的巷,武汉的“墩”“沟”,一直保留至今,能唤起人们多少记忆?留下多少美丽的传说?它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组成部分。其内在魅力与历史渊源远非管理部门一纸命令下的现代名称所能承载的。

如果城市在地名命名时纷纷“弃土崇洋”,若干年以后,城市拿什么历史文化留给后人?在我看来,一些地方对地名任性命名,胡乱改名,既剥夺了公众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参与权,也可能给公众生活造成不便,给城市历史文化带来缺憾。

因此,我为成都市拒绝“洋名”和“怪名”点赞的同时,更期待民政部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拿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维护地名的相对稳定,并想办法挖掘土气地名背后的厚重地名文化内涵,提高新地名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而不要一面高举整治“大洋古怪重”地名的大旗,一面又迎合地方的需要,悄悄开放地名变更的审批前门。

实际上,作为公共资源的地名的命名权不应唯行政命令是从,而应属于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地名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应该因地制宜、顺其自然,还要便于记忆,符合公众的习惯。如果一个地方的新地名一味摆脱“土气”,名称固然很洋很现代,但是内涵很俗很空虚。人们行走在路上,总会觉得这座城市、这条街道缺少点什么。(胡 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地名命名 公共资源的地名的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