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革上海市委建议加快建立文化艺术公共平台

2016年01月28日 08:52 |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民俗风情、传说故事、乡规民约、古迹遗存……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国家和民族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同时,起源于日常生活的乡土文化,在与本土环境的有机结合中,保存了有利于本区域社会治理和发展的和谐因素。

因而,民革上海市委在本次政协大会发言中指出,作为一种带有强烈地方特性的文化存在方式,乡土文化应该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乡土文化不能简单等同于乡村文化

民革上海市委认为,乡土文化的教化作用影响着民众的价值取向。“积金不若积善;便己无如便人”、“建百千年功德;通亿万人往来”,这些印刻在青浦区香花镇永远桥、大盈镇金家桥等乡村古桥上的传世楹联,时至今日仍为当地民众所传诵。

与之类似的是,朱家角的放生桥、金泽的百婆桥,这些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传说的乡村古桥直到现在还在述说着扶危济困、善良传世的思想。如此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乡土文化,正是用最潜移默化的方式,宣扬着弃恶从善的道德准则,为乡土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的各类活动,同时增强着乡土社会的凝聚力。庙会、灯会、春戏、赛龙舟等许多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往都是由民众自发组织开展的。借助这一平台,商家得以展示商品、促进销售;文艺团队得以登台演出、展现技艺;民众之间得以休养生息、守望相助。这些活动背后蕴藏的巨大的民众自发组织能力,都是现代社会治理和发展中可以借鉴运用的重要资源。

不过,与城市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情况相比,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因而不少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再加上由于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带来的人口迁移、家庭结构变迁等问题,乡土文化所依附的根基正面临瓦解的威胁。

这些原因也使得政府对于这一独特文化所应承担的社会作用产生误区。民革上海市委经调研后发现,不少地方把乡土文化简单地等同乡村文化。从本帮菜到石库门,从沪剧到滑稽戏,即便如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同样拥有展现自己地区特色的乡土文化。

另外,将乡土文化片面地视为历史遗存、把乡土文化狭隘地作为经济陪衬,这些欠妥的认识加速了乡土文化的碎片化和低俗化,使得乡土文化本身的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流于形式。

乡土文化需更多提炼与诠释

针对这些问题,民革上海市委提出三条建议。

首先,应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培育乡土文化促进社会治理的发展新格局。在大会发言中,他们表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面向大众的文化基础设施,参与保护和开发利用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承接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

第二,需实现政府各部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统计部门强化对于地方史料和乡土文化的提炼与诠释;教育部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道德观念,编写关于上海乡土文化的通俗读物;宣传部门要开辟多种渠道传承乡土文化,引导民众增强对于乡土文化的再认识。

第三,建议拓展乡土文化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空间。民间技艺、传统曲艺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型媒体加大覆盖面。民革上海市委建议,政府的科技信息部门应当加快各类文化艺术公共平台的建立,实现各国文化与本地乡土文化的网络融合和数据共享,推动乡土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对于社会治理的最新诠释。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民革 上海市 乡土文化 文化艺术公共平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