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建议借助互联网破解看病难

建立合理的双向转诊分配机制

2016年01月29日 14:17 | 来源:楚天金报
分享到: 

早在2014年10月,湖北省就出台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点一年多来,分级诊疗仍存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反差。推行分级诊疗到底“路在何方”?

昨日,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在提交的一份集体提案中建议,借助互联网依托大医院,建立新型医疗联合体,让大小医院共同成长,缓解看病难问题。

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

待遇差、地位低,基层医疗机构留不住人;受编制限制,这些机构又进不了人。提案中在分析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时,“人才不足”位居首位。

提案认为,基层医护能力不足。例如,很多乡镇医院做不了下腹部手术,按要求应“双向转诊”,但乡镇医院既无法准确识别病人该不该上转,又不敢接下转病人。同时,受基本药品配备制度的限制,乡镇卫生院药品配备品种较少,病人下转后药品无法衔接,影响到上级医院的下转比例,以及患者对首诊医疗机构的选择。而受诊疗费在医疗收费总额中占比的限制,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设备利用率低,影响诊疗水平,也拉低了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除了人才,机制的瓶颈同样成为影响分级诊疗的重要方面。提案中提出,以下转病人为例,上级医院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因为大小医院都有生存压力,结果就是大医院凭借人才、技术、硬件优势,轻重病人通通收进。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责功能与其经济效益不相匹配,如乡镇医院需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医疗服务仅为其中一项。而按照目前的绩效考核机制,就诊病人的多少与基层医院医生的酬劳关系不大,反而增加了工作量,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对分级诊疗没有热情。

目前,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出现大医院“牵手”基层医院等形式的医联体。但提案中认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未完全形成,没有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甚至有些医联体各自为政、互不连通,形成信息孤岛。

建议

建立合理的双向转诊分配机制

提案建议,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改变目前的医疗供需错配现象。首先,完善现行医保制度,对医疗机构应是超支不补、节约归己,而不是现在的超支有惩罚、节约无奖励。建议对各级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比例拉开差距,并提高门诊报销比例,而不是迫使病人想尽办法住院。

此外,适度区分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级别医师的医疗服务价格,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引导病人有序就医的效果。同时,财政部门应取消对基层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收支两条线的缺陷如“鞭打快牛”、“鼓励后进”已逐渐暴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乃至出现推诿病人、业务量下降等情况,违背了改革初衷。

借助互联网建新型医疗联合体

提案还提出,医联体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基层的压力。如果再能引入互联网思维,医联体将能更快地破解分级诊疗不畅的种种顽疾。对此,提案建议卫生行政部门推动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搭建互联互通的新型医联体平台,大医院带动小医院,有效提升医患双方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化大数据在推进分级诊疗方面的作用。

分级诊疗,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能力是关键。对此,提案建议应建立全科医学标准,培养全科医生队伍,健全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提案介绍,发达国家实现分级诊疗制度,靠的是一支强大的全科医生队伍。以英国为例,仅有10%的医疗费用花在基层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上,但基层却承担了90%的医疗服务。这说明,全科医生可以诊治大部分疾病。同时,调整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种类,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药品,满足常见病、多发病及由上级医院转诊后行康复治疗的常用药品需求,确保患者的基本用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记者周寿江 赵贝 叶纯 李光正)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九三学社 湖北省 互联网 看病难 双向转诊分配机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