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青海:绿染江源守生态红线 绿色发展谋生态红利

2016年02月17日 17:46 | 作者:王大千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过去一年,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革新正在青海高原快速蔓延:

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启动;

智慧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未来,青海将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凝聚共识 生态优先理念落地生根

2016藏历新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果芒村藏族老人多杰的记忆中,这是气氛最浓的一个新年:“大电网进村,村民们告别了日落而息的作息习惯,被灯光点亮的节日夜晚拉长了欢乐时光。”

果洛州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因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环境十分敏感脆弱,当地流传着“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的比喻。

为了给这个全国最后的无电人口通电,而又不破坏山体植被、不遗留建筑垃圾,施工企业全程以人工与骡马代替汽车,往山上运输材料。“施工队走了,电来了,山上一棵草都没有少。”

从果洛州放眼青藏高原乃至全国,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总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而青海湖、祁连山湿地、森林和草原则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和生态功能区。

为此,青海确立“生态保护第一”,提出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和形成特色的重点领域,致力于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生态优先理念在扎实有效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各级政府负责人考核实行重大生态问题“一票否决”。在市州考核指标中,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由原先的5项大幅增加至10项。

——国土面积的近九成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2014年3月实施的《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全面落实,其中,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等被划入限制开发区域,约占全省面积的58%,而禁止开发区域约占32%。

——林田河湖休养生息,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河西走廊生态屏障的祁连县,一年退耕还林一万亩,三年种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苗木500万株。村民尖措说,县林业局为村民们办理林权证,每亩每年发放160元补贴,护林造林光荣,更不愁生活没保障。

科学保护 “中华水塔”源远流长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原因及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出现退化,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亦出现了生态危机。

恢复和保护三江源头生态环境,重建“绿色高原”,不仅关系到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以三江源地区为突破口,密集出台生态领域改革制度和措施,打响了江源再造的“保卫战”。

2005年,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2015年,二期工程再接再厉,十年保护使“中华水塔”生机重现,中科院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三江源生态退化呈现出“初步遏制、总体好转”的态势。

这是一次生态文明实践的艰辛求索历程。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晓南回顾说:“国家单独针对某一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如此系统、全面的保护,历史上尚属首次,没有经验可供借鉴,也找不到模式可以参考。而三江源堪称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人工种草、草原灭鼠、禁牧减畜、天然林保育、沙漠化防治、人工增雨等数十个子项目要协调配合才能共同推进,各级干部和专家们想尽了一切可行的办法。”

今天的三江源什么样?

——水涨了。湖泊满溢,距离近的两个湖汇成一个湖。在果洛州玛多县星星海附近,大小湖泊宛若点缀在草原上的蓝宝石……

——湿地变大了。云朵飘过下一场雨,涨满了水的湿地再凝成新的湖。

——草多了。边缘一度破碎的草原奋力生长,日渐丰美。

——动物随处可见。藏羚羊成群嬉戏,藏野驴撒腿奔跑,雪豹“夜游”城镇……

卫星遥感监测资料显示,一期工程实施后的9年中,三江源草地面积净增加123.70平方公里,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平方公里,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净减少492.61平方公里。

三江源与相邻生态功能区的“好消息”相互耦合,染绿了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规划版图。2008年启动实施、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正在持续推进;2014年获得批复、规划估算在青海境内投资34.68亿元的《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已全面实施。而最新卫星遥感监测资料显示,青海湖面积已经恢复到4389.31平方公里,达到15年来同期的最大值。

制度创新 绿色发展动力强劲

青海省环保厅厅长杨汝坤说,前期成效值得肯定,但青海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文明建设仍任重道远。“十三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开局良好的生态文明“青海模式”还需进一步提质升级,打造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青海样板”。

去年12月,青海省全面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这不仅意味着对这一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在此试点基础上研究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肩负起为全国改变生态领域“九龙治水”,实现“两个统一行使”创出一条路子的改革任务。

制度创新不止如此。2015年3月,青海首次以地方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分别对生态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与建设、保护与治理、监督检查等作了明确规定。

2015年11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又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青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先行区和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

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越来越多游客纷至沓来。青海省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青海省旅游总人数达2315.4万人次,比前一年增长15.45%;旅游总收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22.8%。

绿色带来财富,牧民也分享到红利。高原有机畜牧业成为青海发展绿色经济的又一重要抓手。通过鼓励牧民将牛羊、草山入股合作社,仅三江源地区就有883个纯牧业村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养殖全覆盖,在保证畜牧生产、按年分红的同时解放了一大部分劳动力,牧民有机会通过打工、经营小产业等获得额外收入。

青海在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为子孙留存了一笔财富。据中国工程院最新研究测算,三江源地区生态资源存量价值为1.4万亿元,年生态产品和服务价值为4918亿元。(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青海 绿染江源 生态红线 生态红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