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建界委员关注精准扶贫的“路径”优化

2016年03月11日 10:28 | 作者:王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王卓)“脱贫是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要让脱贫后的状态可持续。”3月9日,在民建界别小组讨论中,每次发言必不离“三农”的王亚洲委员再次提到“脱贫攻坚”。


1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免学费’,这个建议在河北已经被采纳,我希望这个做法也能推广到全国。”王亚洲介绍了他的经验,“这是个拔根工程,只有让贫困户的孩子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

无独有偶,钱学明委员提出的“精准扶贫路径选择”中,也给出了“教育上浮、医疗下沉”的建议。他在调研中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家庭子女多、负担重是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为此,他建议,办好乡镇卫生院,让农民就近看病,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实施教育移民,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去县里上学”。

“民建中央从2009年至今作了6年试验,在全国10各省(区)开办了80多个教育移民扬帆班,把贫困山区的小学毕业生直接安排到县城中学读初中,并为学生提供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钱学明介绍经验,“截至去年,已经有近2000名学生毕业,绝大多数考上了市、县重点高中。”

“每年2400元的生活补助,实际上直接达到了脱贫线。没有了抚养孩子的负担,家庭也容易脱贫了。可以说,精准脱贫的效果立竿见影,也避免了贫困‘代际传递’。”钱学明认为这样的脱贫路径“可行”。

在钱学明“办好乡镇卫生院”的建议中,还有关键一点,即是要实现“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保证“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和业务不变、收费标准不变”,同时,县医院对县乡两级实行人员“统一调配、业务统一管理、财务统筹安排”,最终实现县医院提升效率、卫生院“留得住医生”、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三赢”局面。

与钱学明委员理念一致,李晓林委员关注的也是精准扶贫的“短板”——“病”的问题。

“建立健全农村全范围医疗救助体系”在李晓林看来,是解决因病致贫的重要基础,他建议,“放开农村大病用药和报销目录,提高或取消医疗救助封顶线;健全基层医疗服务环境和能力,提供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这样才能为农村群众看病构筑第一道“保障线”,避免“小病拖成大病”,真正破解“短板”之困。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民建界委员 精准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