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海淀拼娃”也是规则下的选择

2016年03月21日 14:10 | 作者:司马童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这几天,《北京的无奈:海淀区拼娃是怎么拼的》一文刷屏,引来纷纭热议。文中那位家长提到,自从由北京朝阳区搬到海淀区以后,家里刚上小学的儿子每周要上30多个小时的课外班,除了钢琴、围棋、国际象棋、足球等兴趣班以外,还包括三个机构的5次奥数课,三个机构的5次英语课,以及三个机构的3次语文课。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课外班都是孩子主动要求报名,即使再累也不肯放弃。(3月20日新浪教育)

“海淀拼娃”显然也不是想拼就拼。在坊间看来,由于背靠众多的国内一流师资为“树荫”,这里的课外培训就不被视作是普通寻常的填鸭式教育,而成为许多家长眼中确能有效激发和提升孩子学习愿望的素质化课程。所以,正如家长所言,一年下来,一个娃儿的课外班费用,几乎已与出国留学不相上下,但趋之若鹜者仍在不断增加。

事实上,“海淀拼娃”绝非偶然。但凡了解些北京市教育情况者都清楚,海淀区俨然已被“誉”为该市的“应试教育基地”,激烈的学习竞争压力闻名已久。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成长成才,拼命挤进海淀的学校,在海淀参加各种培训班,也可说是一种“风气之下”的主动选择。而且,由于这种“补课文化”的独到魅力,不少孩子本人也有这样的要求,以至于家长稍有迟疑,倒还被孩子向长辈“告状”,称爸爸妈妈不想花钱让其多学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海淀拼娃”,不明就里者难免会感到匪夷所思:孩子上课外班并不奇怪,但这种“血腥”的上法,是否太显夸张,并问这只是个案还是普遍情况?然而,有此疑问者假如明白了海淀生源长期以来的独霸“高分舞台”和“名校录取榜首”,估计就会更加真切的领悟出“吃得苦中苦”的现实蕴意了。

凭着成才实绩和指数,有人认为,“海淀拼娃”其实是成本最低的一条路;但也不乏忧心如焚的声音,换若“拼”错了方向,小心未来一代成为“人工智能”的弱人类。众议纷纷中,笔者还是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在教育理念上或许难有唯一正确的模式,无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其最终的形式,也可能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充分渗入与糅合。

因此,教育的竞争,其实是一种必然现象。至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拼娃教育”,无非是竞争压力提前到小学、甚至学前阶段罢了。毕竟,在高考时这些一线城市学生的录取比例是高的,而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则更多体现在了高考选拔的时候。只要有人在,竞争就在;只要有考试在,应试也就存在。那么,像海淀区这样,既然家长和学生自身有强烈的诉求,则其承受繁重的学习压力和白热化的竞争,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不必诿过于其他。

关于教育,关于成才,有一句点醒无数家长的话这么说:孩子是你的,凭什么把责任都推给老师?是的,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老师只是客观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而“学生自己”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往往是父母之间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制,的确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或弊端,但如果如果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大环境,恐怕也是一种矫情。

无疑,人口众多是现阶段中国教育的最大国情。因为僧多粥少,因为名校有限,作为孩子的家长,就更懂得要在国情和规则许可的条件下,想能出人头地,只有努力适应更加强烈的“丛林法则”,去抢到为数不多的“好椅子”。那么,海淀区敢于打响“应试教育基地”的牌子,或者说海淀家长们专注投入于“拼娃大战”,尽管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但通过这种主动合理的自我选择,何尝又不是期待着“应试难题”的早日化解呢?(司马童)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海淀拼娃”孩子课外培训 填鸭式教育

更多

更多